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向日葵叶

向日葵叶 向日葵(拉丁:Helianthus annuus L.),是菊科向日葵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3米,被白色粗硬毛;互生,状卵或卵急尖或渐尖,有三基出,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短糙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总苞多层;多数,黄色,不结实管状极多数,棕或紫色,结果。期7到9月,果期8到9月。原产于北美,世界各国均有栽培。具有降压,疟,解毒的功效,用于压,疟疾,......
目录

防治病害

⑴病害的识向日葵枯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危害叶片叶柄。下部叶片先发病。叶片上病斑或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白色.直径2~4毫米,上面生有灰色霉层,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大至直径0.5~2厘米,有时具有不明显的同轮纹。上与叶柄上的病斑褐色或线条状,中央凹陷,呈裂伤状。花蕊上病斑近褐色花瓣上病斑梭褐色,中央灰白色

向日葵枯病是由真菌起的。病菌的分生抱于梗从伸出,稍弯端略膨大,分生抱子着于分生抱子梗端.成熟时或长纺锤,有多个横隔。

⑵发生特点;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拖子在生长、雨传播。阴雨多的年份发病重。品种之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⑶防治法:①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可选用辽葵杂1号、白葵杂1号、派列多维克、沈葵杂1号等品种;②避免重茬,轮作6年以上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③发病初期可喷药防治,药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40%克瘟乳油500~800倍液;

药用价值

重要功效

【化成分】含新绿原酸、异绿原酸、绿原酸、3-o-阿魏奎宁酸、4-o-咖啡奎宁酸、咖啡酸、莨菪甙、向日葵

尚含多量有机酸(9~12%干重),其中二羧 酸和三羧酸约占1/3,中有柠檬酸(45.2%)、苹果酸(26.6%)、延胡索酸(21.2%)等。

中含黄素的棕榈酸和亚麻酸酯。

【药理作用】对金黄葡萄球菌有抑 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无效;还可作为抗疟药

0.2%浓度在体外能抑 制草履虫,作用虽不太显著,但小量与奎宁尚有协同作用。

【功用治-向日葵的功效】:作苦味健

【选】治压:向日葵一两(鲜的二两),土牛膝一两(鲜的加倍)。

服。

中药材一

【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叶片植物态详向日葵子条。

【功用治-向日葵的功效】:作苦味健

【药理作用】对金黄葡萄球 菌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无效;还可作为抗 疟药。0.2%浓度在体外能抑制草履虫,作用虽不太显著,但小量与奎宁尚有协同作用。

【药 材 向日葵

【拉 丁 Helianthus annuus L.

称考向日葵 (中国药植图鉴》)

【科来源】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药用部位】向日葵

性味归经淡,苦,平入

【功效治】潜阳,消食健。治压,头痛,头眩晕,脘胀满,嗳腐吞酸腹痛等症。

【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叶片植物态详向日葵子条。

【功用治-向日葵的功效】《中国药植图鉴》:作苦味健

向日葵叶【药理作用】对金黄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无效;还可作为抗疟药0.2%浓度在体外能抑制草履虫,作用虽不太显著,但小量与奎宁尚有协同作用。

【用法用量】服:汤,15-30克。

【古籍考《中国药植图鉴》:作苦味健

【化成分】含新绿原酸 、异绿原酸 、绿原酸 、3-o-阿魏奎宁酸 、4-o-咖啡奎宁酸 、咖啡酸 、莨菪甙(Scopoline) 、向日葵(Heliangine)。尚含多量有机酸(9~12%干重),其中二羧酸和三羧酸约占1/3,中有柠檬酸(45.2%)、苹果酸(26.6%)、延胡索酸(21.2%)等。秋中含黄素(Lutein)的棕榈酸和亚麻酸酯。

【相压:向日葵一两(鲜的二两),土牛膝一两(鲜的加倍)。水服。

【参考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相药材】向日葵 向日葵花托 向日葵 向日葵 向日葵向日葵向日葵

中药材二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拼音】Xiànɡ Rì Kuí Yè

【英文】Sunflower Leaf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Helianthus annu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态】向日葵 一年生草本,高1-3m。直立,粗壮,中部发达,被粗硬刚毛。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卵形,长10-30cm或更长,宽8-2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截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被糙毛,具3头状花序序单生于端,直径可达35cm;总苞或卵状披针,先端尾状渐尖,被长硬刚毛;雌花状,金黄色,不结实两性筒状,花冠棕色紫色结实花托平;托膜质。瘦果卵形或卵状长,稍扁,浅灰色黑色冠毛具2鳞片,呈状。落。期6-7月。

【性状】性状鉴 多皱缩,完整叶片呈广卵,长10-20cm,宽8-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锯齿,两面均粗糙。微,味淡。

【化成份】

含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1,2],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1],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2,3],3-O-阿魏奎宁酸(3-O-feruloyl quinic acid)[1],4-O-咖啡奎宁酸(4-O-caffeoyl quinic acid)[2],咖啡酸(caffeic acid)[3],东良菪甙(scopoline)[2,3],向日葵粗(ehliangine)[4],枸椽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5]。秋中含黄素(lutein)的棕榈酸和亚麻酸酯[6]。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成分:4,5-二氢白色向日葵素(4,5-dihydroniveusin)A,绢毛向日葵素(argophyllin)A、B,15-羟基-3-去氢翅氧灌木肿柄菊素(15-hy-droxy-3-dehydrodesoxytifruticin),1,2-脱水白色向日葵素(1,2-anhydridoniveusin)A,白色向日葵素(niveusin)B[7,8],木犀草素(luteolin),尼泊尔黄酮素(nepet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3-去甲氧基棕鳞矢车菊素(jaceosidin),石吊兰素(nevadens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2,4-二羟基-4-甲氧基查酮(2,4-di-hydroxy-4-methoxychalcone)[9],大沼兰酸(grandifloric acid),向日葵酸(ciliaric acid),17-羟基-对映-异贝壳杉-15⒃-烯-19-酸[17-hydroxy-ent-isokaur-15⒃-en-19-oic acid][10],15-羟基-3-去氢去氧灌木石蚕素(15-hydroxy-3-dehydrodesoxyfruti-cin)[11]。

向日葵环氧酯(annuithrin)[12]。

的非头状腺毛向日葵腺毛酮(glandulne)A、B、C[13]。

表皮腺体含白色向日葵素C,15-羟基-3-去氢去氧灌木石蚕素,绢毛向日葵素B,1-甲氧基-4,5-二氢白色向阳日葵素(1-methoxy-4,5-dihydroniveusin)A,1,2-脱水-4,5-二氢白色向日葵素(1,2-anthyrido-4,5-anhydrido-4,5-dihydroniveusin)A[14]。

【药理作用】1. 抑菌作用:对金黄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无效;2. 抗疟作用:还可作为抗疟药0.2%浓度在体外能抑制草履虫,作用虽不大显着,但小量与奎宁尚有协同作用。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治】降压;疙;解毒。压;疙瘩;疔疮

【用法用量】服:汤,25-30g,鲜者加量。外用:适量,捣

【各家论述】《中国药植图鉴》:作苦味健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向日葵壳

下一篇 向天蜈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