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外痔
病因
临床表现
多在排便或剧烈活动后,感到肛门有突起的肿块,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甚至坐卧不安。
诊断要点
(1)、多在排便或剧烈活动后,肛门突出肿块,疼痛剧烈,活动受限。
(2)、肿块呈暗紫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稍硬,触痛明显。
(3)、肿块过大,可致肛门皮肤缺血性坏死,也可溃破,自行排出,伤口自愈或形成肛瘘。
家庭应急处理
治疗
血栓外痔是临床多发病,治疗上,目前常以手术切除或手术切开剥离血为主,患者痛苦较大。但以温盐水坐浴法治疗该病可获奇效 ,可使 95 %上的病人免受手术之苦,现将该法介绍如下。
在 2000ml温水 (温度约 4O。C)中放人两调羹用盐坐浴 ,时间约 1O~15min,1日2次。一般治3天后,肿物 明显 缩小 ,胀疼减轻,1周后,肛门肿物基本消失。若肿物表面有轻度糜烂出血,疼痛状较明显时,则坐浴后配合局部红霉素软膏外,口服 消炎药即可,该法经济、简便、疗效好,值得l临床推广使用。
如何预防血栓性外痔
血栓外痔大多突然起病,开始时感觉肛门不适,很快就会感到疼痛,肛门口长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呈褐色或暗紫色,有的可明显地看到里面的血栓,摸起来较硬,有的还可以稍活动,疼痛轻重不一,有的感到剧痛,坐卧不宁,有的则仅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活动不便感。排便用力过猛、大便干结困难、妊娠分娩、负重过度、喝酒熬夜等都可使痔外静脉丛血管内压力增高,尤其是爆发性发力,更易发生痔静脉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集聚凝结在肛缘皮下,就形成了血栓外痔。总之,凡能造成痔外静脉丛血管弹力降低、压力增高,使血管破裂者,都是发生血栓外痔的病因。
因此要预防血栓外痔,就要及时治疗肛门炎症性疾病,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做好计划生育,已怀孕妇女要参加适当活动,分娩时尽量缩短产程以减少对肛肠部的压迫;超过自身能力的重体力劳动应尽量避免。
课外阅读
血栓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时,可见其肛门右侧隆起一暗紫色长圆形硬结节,与周围皮肤分界明显。这肿物十分敏感,稍稍触碰即引起疼痛。患者通常不能平坐,需要坐时也只好以半侧臀部倚凳,斜着身子坐,当排便、走路、甚至咳嗽等动作时都会加重疼痛。常因排便时用力过猛,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成为血块,在肛门部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不等,位于肛管内或肛缘外。肿块初起时较软,几天后变硬。
如未发炎,肿块可在3--4周内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反复发炎,肿块内结缔组织增生,可变成结缔组织外痔;如发生感染,可生成脓肿。它是中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人类的祖先是由四只脚行走的类人猿演化而来的,是与心脏同在一个水平部位上的,因而直肠上静脉就没有静脉瓣,所以在以后人类直立行走时直肠上静脉血向上回流就比较困难,加上内脏的下压,就更容易形成静脉扩张而患直痔疮。运动疗法对防止瘀血有很大作用。适当地从事运动,能减低静脉压,加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消除便秘,增强肌肉力量,这些对痔疮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