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肛裂溃疡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成的小溃疡向与肛管纵轴平,长约0.5~1.0cm,呈梭起剧痛,愈困难。而肛管表面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患也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肛裂最多见于中年人,但也可发生于老人及小儿一般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也有报告女多于男。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
目录

原因

本病的发生要与下列因素有

1.解剖因素:肛门外括约浅部,从尾起,向前至肛门后。分为两束,沿肛管两侧向前围绕,至肛门前,又相互联。因此,在肛门前后都留有间隙。并且肛提的大部分均附着于肛管两侧,前后较少。可见,肛门前、后不如两侧牢固,容易受损伤。并且向下、向后与直肠成一近90度的角。因此,肛门后部受粪便压迫较重,又因肛管后部环不足,弹性较差,肛门腺分布又较多,这些都是发生肛裂的因素。

2.外伤说:干硬的粪便或异物容易肛管皮肤的损伤,这是起肛裂的要因素。

3.感染说:要是肛门后部的肛隐窝感染,炎症向肛管皮下部蔓延,致使皮下脓肿破溃而成肛裂。

4.括约痉挛说:由于肛管部位损伤或炎症刺激,使肛门括约处于痉挛状态,致使肛管张力增强,易损伤成肛裂。

5.肛门狭小说:肛管皮肤在发育中迟缓,生成肛管狭小,易损伤成肛裂。

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原因

多由热肠,大便秘结,排便过于用力,使肛门皮肤破裂,反复而发病。《医宗金鉴外科法要诀》中说: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也。扼要阐述了因热结肠,或因阴虚津亏而致大便秘结,排便用力,使肛门皮肤裂伤,随后又继发感染,逐渐成慢性、梭溃疡。但也有因肛管狭窄、肛门湿疹痔疮损伤等感染而发病。

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多由湿热蕴结肛门以及血虚所致。

①感受邪气结于肠,灼伤津液,粪便坚硬干结,难以排出,强努而损伤肛门,造成裂,裂便秘而反复加深,久不愈,导致肛裂。

湿热蕴结于肛门:外感湿热邪气积醇肥甘,以致湿热蕴结肠,下注肛门生溃不愈而成肛裂。

血虚:老人、产后及贫血病人,血虚而为便秘,最易发生肛裂。

检查

肛裂症状有明确特点,只要详细讯问病史病程,以及疼痛、出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在诊断时,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防止失误,应严格问诊、触诊、视诊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几个面加以鉴诊断。

视诊:急性肛裂肛门部可见分泌物,牵部可见肛裂下端,如用探针轻触裂的下端,可起疼痛;慢性肛裂常见有结缔组织外痔

指诊:因括约痉挛肛门收紧,如用力过猛,常起剧烈疼痛,有时须在局麻下检查。肛门摸到的裂,急性者边缘软,底浅,有弹性,触之敏感;慢性者边硬突起,底深,无弹性。

窥器检查:可见卵溃疡,或见细小裂。急性肛裂的裂边缘整齐,底浅红色;慢性肛裂的裂边缘不整齐,底深灰白色,有的严重肛裂者还可看到括约纤维

鉴别诊断

肛裂三联症:一般是指肛裂日久所导致的肛乳头肛乳头炎、哨兵、陈旧性肛裂或者是其导致的皮下瘘管三者,此三者在肛裂中,应属Ⅲ期肛裂范畴。因此,肛裂三联症是Ⅲ期肛裂。裂呈陈旧性溃疡乳头肥大及哨兵,或伴有皮下瘘管及肛隐窝炎症等。

肛门剧痛:就是肛门处剧烈疼痛。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排便时,但也可能在非排便时发生。要与以下几种疾病有肛周脓肿内痔嵌顿、肛裂、肛管直肠癌晚期还有肛门异物。

粪便脓液--粪便脓液检查,检查法简单,结果直观,可以初步提供消化道功能或病理变化的状况,以及间接判定肠、腺、的功能状况。

缓解方法

对肛裂应提倡早期防治。有人一生不患肛裂,其验在于保持大便软化,有时排便的规律,无久蹲强努的不良习惯。这是预防肛裂的本办法。早期初发肛裂完全可以保守治疗而愈。比如利用粗纤维饮食或润肠药物将大便调理软化,配外用药如2%生皮硝水或液热黄连膏、九华膏等外涂,若同时请专科医生帮助上流药条,则康复更快,一般一周就能治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肛门畸形

下一篇 肛门瘙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