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喜树果

喜树果 喜树果·植物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 落乔木互生,卵状长或卵状,长7-18cm,宽5-1Ocm,先端渐尖,基部或广楔形全缘,边缘有纤毛,羽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抗癌,结,破化瘀。用于多种肿,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用量3—9g。喜树果还具有解毒结,破化瘀功效。用于各种癌症,急慢性病,银屑病及吸......
目录

功能主治

:抗癌,结,破化瘀。用于多种肿,如胃癌、肠癌、绒毛膜图片上皮癌、淋巴肉瘤等。用量3—9g。喜树果还具有解毒结,破化瘀功效。用于各种癌症,急慢性病,银屑病及吸虫起的肿大。喜树果的醇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树果中所含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性状

喜树果果实披针,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皱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喜树果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味苦。  

植物


  FructusCamptothecaeAcuminatae
  (英)CommonCamptothecaFruit
  [] 千丈树、水栗子、天 梓树
  [来源]为 珙桐科植物 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的果实
  [植物态]落乔木互生,卵状长或卵状 ,长7-18cm,宽5-1Ocm,先端渐尖,基部或广楔形全缘,边缘有纤毛,羽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 图片单性同株,成球 头状花序花萼5齿裂;花瓣5,绿色雄花雄蕊10;雌花 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花盘明显。果序球状。期8月,果期10—11月。
  生于海拔1OOOm以下较潮湿处;有种植。浙江、江苏、 江西、湖北、湖南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落时采收,晒干。
  [性状]果实披针,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 皱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味苦。
  [化成份]含 喜树碱(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venoterpine)、 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e)、10— 甲氧基喜树碱(10—methoxycamptothecine)、 白桦脂酸(betulicacid)、长春甙酰胺(vincoside-lactam)等。
  [性味]性,味苦、涩;有毒。
  [功能治]抗癌,结,破化瘀。用于多种 肿,如胃癌、肠癌、 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用量3—9g。
  喜树果还具有解毒结,破化瘀功效。用于各种癌症,急慢性 病,银屑病及吸虫起的肿大。 

喜树果图册

树碱提取物

 喜树果的醇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树果中所含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药材鉴定


  性状鉴
  果实披针,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绉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微,味图片苦。
  显微鉴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扁平细胞;果皮为多列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维管束十数个,列,外侧具纤维群,纤维壁厚,木化;果皮为数列厚壁纤维种皮细胞由棕以扁平细胞组成;鲜品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充满含物,干后萎缩。
  理化鉴
  取样品粉末2g,用80%乙醇30ml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减压去已醇,放冷,滤过,滤液用含有10%已醇的氯仿溶液提取,浓缩提取液,作供试液,以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制对照。吸取二溶液,点于硅G上,以氯仿-丙酮(7:3)为展,展13cm,于紫外光灯下(254nm)观察,样品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相同色的荧光斑点。
  

化学成份


  全株含喜树碱(Camptothecine),中含率约0.008%,皮、树皮果实、树含量分为1∶2∶1∶2.5∶0.4。中尚含喜树次碱即印度脚树碱Venoter-Pine),3,3",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3,3",4-Tri-o-methyl-ellagicacid)及谷甾醇。干木中还含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甲氧基喜树碱Methoxycamptothe-cine)。果实中还含羟基喜树碱、去氧喜树碱(Deoxy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白桦脂酸(Betulicacid)和喜果甙即长春甙酰胺(Vincoside-lactam)。
 

药理作用

抗肿作用


喜树碱衍生物病肿细胞腔注射小肉瘤
网织细胞肉瘤DNA聚酶细胞周期RNA线粒体质体增殖肝癌腹水
 免疫抑制作用
免疫性细胞培养埋线成纤维细胞
 其他作用
疱疹病毒皮下注射交配早孕

 过程

浆蛋白结率球蛋白脂蛋白消化道骨髓胆汁注射分布相小肠腺粪便

绒毛膜淋巴肉瘤

鉴别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扁平细胞;果皮为多列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维管束十数个,列,外侧具纤维群,纤维壁厚,木化;果皮为数列厚壁纤维种皮细胞由棕色扁平细胞组成;鲜品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充满含物,干后萎缩。

喜树碱;橄榄提取物;中药活性单体;药物杂质分离鉴定;药物质量指标提升;中药提取物采购;中药材采购;圣草次苷;巴豆苷;圣草酚;10-羟基喜树碱;野百合碱;98%石杉碱甲;白术酯;巴西苏木素;白术酯III;萹蓄苷;白桦脂酸

 

中药材


  【拼音】XǐShùGuǒ
  【英文】FructusCamptothecaeAcuminatae
  【】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
  【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落时采收,晒干。
  【原态】落乔木互生,卵状长或卵状,长7~18cm,宽5~10cm,先端渐尖,基部或广楔形全缘,边缘有纤毛,羽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单性同株,成球头状花序花萼5齿裂;花瓣5,绿色雄花雄蕊10;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花盘明显。果序球状。期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00m以下较潮湿处;有种植。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
  【性状】果实披针,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绉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味苦。
  【化成份】含喜树碱(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venoterpine)、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e)、10-甲氧基喜树碱(10-methoxycamptothecine)、白桦脂酸(betulicacid)、长春甙酰胺(vincoside-lactam)等。
  【性味】性,味苦、涩;有毒。
  【功能治】抗癌,结,破化瘀用于多种肿,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栽培要点


  该树种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多生长于山脚的沟谷坡地。属深性树种,喜肥水,不耐干瘠。在酸性、中性、弱碱性土地均能生长。在石灰化的土壤及冲积土上均生长良好。但在土壤肥力较差的粗沙土、石砾土、干瘠薄的薄层石质山地,都生长不良。在湿润的河滩沙地、河湖堤岸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渠道埂边生长都较旺盛。果实含脂肪油19.53%,可榨油,出油率16%,供工业用。
  育苗技术
  育苗用种需采集。采种时间可果实色来判断种子是否成熟,熟时瘦果青绿变为淡黄褐色,即为种子充分成熟的特征。在山东采种的最佳时期为11月上旬。采回的种子应立即进下工作:
  1.进挑选、去杂,放在阴凉、通处晾干。称取千粒重33克,然后装入袋,置于通、干、阴凉处。
  2.其次,为使种子快、出苗齐,播种前必须对种子处理:先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2小时,然后将种子洗干净,用40℃左右的温水浸种,浸泡12小时。
  3.然后将种子取出与1/3新鲜河沙混均匀,放入盆进,注意保持湿润,并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待有80%的种子白时即可播种。在山东喜树的最佳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
  喜树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不耐干旱、瘠薄,选择育苗地时最好选沙壤或壤土地育苗。要求土壤肥沃,湿润,必须具有水源充足或有水浇条件的地段。育苗前要施足基肥并浇透水一遍,然后进整地作床,畦宽80厘米,长度不限。播种要采用条播和撒播两种法,每1/15公顷(1亩)播种500-1500克。条播时,先条沟,沟深3-5厘米,然后用0.3%的硫酸亚溶液浇入沟消毒,随后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覆土厚度为1-2厘米。撒播时,先浇0.3%的硫酸亚溶液进床面消毒,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土厚度0.5-2厘米。最后,搭上塑料拱棚,随后观察出苗情况。待小苗长出2子叶时,可浇1次小透水。利用阴雨天或傍晚打塑料薄膜两头进炼苗,炼苗3-5天即可掀去塑料薄膜。去掉塑料薄膜后,首先浇一遍透水,然后始松土、除草。
  田间管理
  间苗、补苗可在5月份进,间苗时应掌握去弱留强,去病留优的原则;间苗时保持株10-15厘米,并且结间苗同时进补苗,做到苗全、苗旺,并及时浇透水1次。当小苗长出4子叶时可进面喷肥,可选用0.3%尿素,或喷0.3%的氮、磷、钾复肥1-3次。进入6月下旬可追施尿素、二铵或复肥,每1/15公顷用量10千克,并及时浇透水,除掉杂草。
  病虫防治
  褐边绿刺蛾,幼虫为害叶片,用400倍的鱼藤皮全年可采,但以秋季采剥为好,除去外层粗皮,晒干或干。
 

临床应用


  治疗肿
  喜树治疗胃癌结肠直肠癌,据部分病例观察,有效病例多在用药2~4周后症状改善,如食欲增进,体重增加,肿块缩小或钡餐检查病灶变小等。对肺癌食道癌、淋巴肉瘤膀胱癌、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膜上皮癌、头颈部癌肿中的型腺癌、病等也有一定疗效。对肝癌的有效率低,大量使用时又易等不良后果。可惜用药后的近期疗效虽较显着,但缓解期很短,重复用药时疗效差,且因其毒性反应大,往往有些患者不能使用较长疗程而被迫停药。因此,在用药后当肿块缩小到不能再进一步缩小时,应争取进放射治疗或手术切除,以期达到的。制、用法及用量:
  1.喜树碱:静注射-常规量为5~10毫克,加生理盐水20毫升,每日1次;或15~20毫克,加生理盐水20毫升,隔日1次,总量均以100毫克为一疗程。大量用20毫克,加生理盐水20毫升,每日1次,以总量300毫克为一疗程。动脉注射-少数肝癌或头颈部肿患者,采用动脉插管注射;少数胃癌患者在手术时注射于网膜动脉。每次5~1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10~20毫升;或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中动脉滴注,每日1次。胸腔注射-用于癌性胸水腹水患者。抽水后(胸水尽量抽出,腹水抽出部分),用10~20毫克或3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0或30毫升中注入,每周2次。肿局部注射-每次用5~10毫克直接注射于转移性肿块,每日或隔日1次。膀胱灌注-用20或3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0或30毫升中,排空小便后进膀胱灌注。每日1次,一般连用3次;或每周2~3次。此外,尚有肉注射、穴位注射等用法。
  2.喜树果浸膏:每日量约相当于生药2~3钱,分3~4次服。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8克。每日用2~8毫升肉注射、静注射或静滴注。
  治疗银屑病
  以20%喜树子软膏外用,同时并用喜树子注射(每毫升含生药3克)肉注射,每次6~9克,每日3次,或每次9克,每日2次。观察31例,6例痊愈,15例近期治愈,10例明显好转。平均用药1周左右即可见效,鳞屑逐渐落,局部变光滑。治愈病例用药时间,25~56天不等。对新发病例和未接受过芥子软膏等治疗者效果较好,鳞屑较固着不易剥离者见效较慢。治疗中曾有2例单用针注射,观察2周效果不显著,而单用药膏外涂者,却有1例治愈。半年观察,约有2/3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阴囊皮肤有轻度发红或糜烂反应;部分病人在用药部位及周围有皮肤发红刺激反应;多数病人象、小便无改变,功能无影响,亦无消化道反应。
  治疗吸虫病肿大
  用100%喜树皮注射液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毫升,10~1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观察17例,除个肿未见好转外,其余肿大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绝大多数自觉症状消失。
  治疗蕈样霉菌病
  用喜树注射液(每毫升含喜树皮1克)肉注射,每天2次,每次3毫升;同时在皮损处外20%喜树子软膏。治疗1例病史6年的患者,右面颊部有一大小为12×18厘米、高出皮面2.5厘米之斑块,因斑块红肿致使下睑外翻,四肢有在大小不等的斑块及结用药11天后斑块及结始变软,病变处的皮面出现皱纹;40天后大部分斑块及结明显缩小,紫红色明显减退;76天治疗后病变全部消退,皮损处仅留下色素沉着斑,右下眼睑已不外翻。治疗中有渴、轻度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及白细胞下降等反应,停药及加用维生素B4而渐恢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肛周囊肿

下一篇 喜树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