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肛门或肛管窄小

肛门或肛管窄小属于先天性肛门肠狭窄的临床表现。其狭窄的部位多见于肛管或肛门,范围短,呈环,又称肛门膜状狭窄。先天性肛门肠狭窄可以生于肛门、直肠的各个区段,大体可分为肛门狭窄、肛管狭窄、肛管直肠交界处狭窄、肠狭窄肛管肠狭窄等。除肛门狭窄多见外,其他各型都极为罕见。有排便不畅史结局部检查即可确诊。局部检查:因狭窄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重度狭窄出生后即有排便困难,表现为排便时努挣,啼哭,可......
目录

检查

局部检查:因狭窄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重度狭窄出生后即有排便困难,表现为排便时努挣,啼哭,可在数日至数月出现低位肠梗阻征象。轻度狭窄者稀软便能正常排出,仅在大便成时出现排便费力,粪便成细条常性便秘,甚至发生粪嵌塞。也有直到成年才因长期解便困难而就诊者。长期排便不畅可起近端直、结肠逐渐扩大而导致继发性巨直结肠症。肛门局部可见肛门狭小,甚至仅有一小孔,连导尿管也不能插入。高中位狭窄,肛门外观可正常,但指检时第五指不能通过狭窄段。

有排便不畅史结局部检查即可确诊。在难以判断狭窄区段时,可用钡灌肠摄帮助确诊。

鉴别诊断

肛门或肛管窄小的鉴诊断:

1、直肠锁:肛门发育正常但出生后无大便,并伴肠梗阻征象。直肠指检向上受阻有波动感。倒立位X线检查,若直肠有膜性直肠锁若直肠大段缺如为无直肠,有时可伴无肛门畸

2、肛门锁: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很快出现呕吐腹胀等位肠梗阻症状,局部检查,会阴中央呈平坦状,肛区部分为皮肤覆盖。部分病例有一色素沉着明显的小凹,并有放射皱纹,刺激该处可见环收缩反应。婴儿哭闹或屏时,会阴中央有突起,手指置于该区可有冲击感,将婴儿置于高头低位在肛门部叩诊为鼓音。出生后无胎粪排出,肛区为皮肤覆盖,哭闹时肛区有冲击感。倒置位X线侧位上,直肠末端正位于耻尾线或其稍下,超声波、穿刺法测得直肠盲端肛区皮肤1.5cm左右。

3、直肠与肛门狭窄:直肠与肛门狭窄是指肛门、肛管直肠的腔径变细、变或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称为肛门与肠狭窄。因狭窄部位各异,分肛门狭窄及肠狭窄(多见齿状线上2.5-5cm或直肠部),狭窄部位常在10cm以,与原发病变性质有,狭窄上端扩张,狭窄处继发糜烂。溃疡成癫痕或被其他组织代替。本病一般指诊可提供重要资料,但上端病变较隐,应做多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4、肛门畸肛门畸类型众多,直肠盲端和瘘管的位置各异。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1∶1500~5000,占消化道畸的首位。男性多于女性,高位畸在男性约占50%,女性占20%。各种瘘管的发生率在女性为90%,男性为70%。其它先天性畸的发生率约有30~50%,且常为多发性畸。有家族史者少见,仅1%。有遗传性,但遗传式尚无定论。

原因

1、肛门狭窄属于低位畸,是胚胎发育后期,肛膜吸收不全或生殖皱襞过度融,遮盖部分肛门。其狭窄的部位多见于肛管或肛门,范围短,呈环,又称肛门膜状狭窄。

2、肛管狭窄也属低位畸,整个肛管径都窄小,狭窄段呈管状

3、肛管直肠交界处狭窄属于中间位畸肛管直肠发育基本正常,但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连接处有一环状或镰状的索带。

4、肠狭窄属于高位畸,多发生于直肠上部,呈环状或管状

5、肛管肠狭窄多波及肛门直肠下段数厘米长,呈管状,狭窄直肠多已通过耻直肠环,其起始部位常位于环处,因此也多属于高位畸

缓解方法

1、预防

肛门部手术损伤和炎症时,要防止肛门狭窄。譬如痔疮手术切除块时,应在块之间保留一条正常皮肤和粘膜。此外,肛瘘手术时不可切除过多皮肤。手术后,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各种感染,起肛门狭窄。

2、肛门扩张

即在肛门手术和损伤后,对有轻度狭窄者应用手指扩张肛门每周1~2次,间隔时间逐渐延长,直到狭窄消后不再发生。一般疗程需6~7周,效果良好。人工指扩张疗法,对狭窄严重或狭窄时间较长者,效多不佳。应当选择手术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