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尿崩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脏对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尿崩症)而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突出的临床症状为烦渴、多饮多尿多尿表现在排尿次......
目录

症状

突出的临床症状为烦渴、多饮多尿多尿表现在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h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尿液不含糖及蛋白质。尿比重通常在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明显低于浆渗透压(290~310mOsm/L)。若限制摄水,尿比重可上升达1.010,尿渗透压可上升达300mOsm/L。若严重脱水时,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此时尿比重可达1.010以上。多尿烦渴多饮,24h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L,或更多;病人大多喜欢冷饮和凉水。

  若有充足的水分摄入,病人的生活起居同正常人相近,可有轻度的脱水症状、唾液及汗液减少、口干食欲减退便秘皮肤干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多尿多饮使病人不能安睡、影响休息,久而久之,影响工作,出现精神症状头痛失眠及情绪低落。

  在得不到饮水补充的情况下,可出现高渗征群,为细胞脱水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痛、率加速、性情改变、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可出现高热或体温降低。

  若饮水过多,出现低渗征群,也系神经系统的症状头痛加剧、精神错乱及志改变,最终可昏迷甚至死亡。

临床特征

 (1)大量低比重尿,尿量超过3L/d。

 (2)因鞍区肿过大或向外扩展者,常有蝶鞍周围神经组织受压表现,如视力减退、视野缺失。

 (3)有渴觉障碍者,可出现脱水高钠血症、高渗状态、发热抽搐等,甚至管意外。

检查

 1.浆渗透压和尿渗透压系的估价 金和尿渗透压的正常系。如果一个多尿病人数次同时测定和尿的渗透压均落在阴影的右岕,则这个病人患有中枢性尿崩症或尿崩症。如果对注射管加压素的反应低于正常(见下述水试验)或者或尿AVP浓度增加,则诊断为尿崩症。和尿的渗透压系很有用处,尤其在神经外科术后或头部外伤后,运用两者的系可很快鉴尿崩症与肠道外给予的液体过量。对这些病人静输液可暂时减慢,反复测量血尿渗透压。尿渗透压 为50~200mOsm/kgH2O,明显低于浆渗透压,浆渗透压可高于300mmol/L(正常参考值为280~295mmol/L)。

  2.水试验 比较水后与使用管加压素后的尿渗透压是确定尿崩症及鉴管加压素素缺乏与其他原因所致多尿的一种简单可法。这一试验用于估价因尿渗透压,往往与渗透压系15-21联应用。

  原理:正常人水后渗透压升高,量减少,二者均刺激AVP释放,使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尿渗透升高,而渗透压变化不大。

  水6~16小时不等(一般水8小时),视病情轻重而定。试验前测体重、压、浆渗透压和尿比重。以后每小时留尿测尿量、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待连续两次尿量变化不大,尿渗透压变化<30mOsm/kg·H2O时,显示源性AVP分泌已达最大值(均值),此时测定浆渗透压,而后立即皮下注射水加压素5u,再留取尿认测定1~2次尿量和尿渗透压。

  结果分析:正常人水后体重、压、渗透压变化不大<295mOsm/kg·H2O,尿渗透压可大于800mOsm/kg·H2O。注射水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不超过9%,精神多饮者接近或与正常人相似。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在水后休息下降>3%,严重者可有压下降、烦躁症状据病情轻重可分为部分性尿崩症和完全性尿崩症。前者浆渗透压平值不高于300mOsm/kg·H2O,尿渗透压可稍超过浆渗透压,注射水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可继续上升,完全性尿崩浆渗透压平值大于300mOsm/kg·H2O,尿渗透压低于渗透压,注射水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超过9%,甚至成倍升高。怀尿崩症在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浓缩,注射水加压素后仍无反应。

  试验特点:此法简便可靠,已被广泛应用。副作用是管加压素使压升高,诱发绞痛、腹痛子宫收缩等。

  3.高渗盐水试验 在诊断尿崩症时很少使用这一试验,需要明AVP释放的渗透压阈值改变时可用此试验,并在分析某些低钠、高钠血症特性时有一定价值。

  4.浆AVP测定 部分性尿崩症和精神多饮因长期多尿质因洗(washout)起渗透梯度降低,影响源性AVP的反应性,故不易与部分性尿崩症鉴,此时做水试验同时测定浆AVP、浆及尿渗透压有助于鉴诊断。

  5.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诊断 中枢性尿崩症诊断一旦成立,必须进一步明确病因诊断。需测定视力、视野、蝶鞍摄、蝶鞍CT、MRI等,以明确病因

  6.浆抗利尿激素值降低(正常基础值约为1~1.5pg/ml),尤其是水和滴注高渗盐水时仍不能升高,提示垂体抗利尿激素储备能力降低。

  (1).尿崩症患者X线检查有时可发现蝶鞍扩大,鞍上占位性病变,钙化区,颅压增高

  (2).检查(现已淘汰)与头颅CT亦可见类似异常。由于鞍区结构较复杂,普通X线平多不能为尿崩症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后颅窝和枕骨斜坡结构又限制了CT对鞍区尤其是细微病变的显示。

  (3).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MRI可发现与中枢性尿崩症有的以下病变:①垂体容积小;②垂体柄增粗;③垂体柄中断;④垂体饱满上缘轻凸;⑤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其中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与神经垂体功能低下、后AVP。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夏至草

下一篇 尿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