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崩漏
基本内容
产后崩漏是指妇女非正常行经而阴道下血如崩或淋漓不尽的症状。势急而出血量多者为崩;势缓而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为漏。多由血热、湿热、气虚、血瘀、外伤等所致。妇女月经病变,崩漏病(崩中、漏下),以及石瘕、胎漏、异位妊娠、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 绝,疫斑热、紫癜病、血溢病等病中皆可出现崩漏。
症状体征
病因
病因病机主要是虚(肾虚、脾虚)热、瘀邪损伤冲任,不能 制约经血,以致经血非时妄行。由于崩漏失血耗气,病程日久,导致气 血、阴阳俱虚。又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血。故本病的发生常互为因 果,气血同病,多脏受累,虚实错杂。 崩漏的主证是出血故辨证时当根据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参合 舌脉及证候,辨其虚、实、寒、热。一般而言,崩漏虚证多而实证少, 热证多而寒证少。然而,即使是火,亦是虚火,非实火可比。崩与漏亦 不相同,久崩多虚,久漏多瘀。此外崩漏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亦是辨证的重要参考。如青春期崩漏,多肾虚或血热;育龄期崩漏,多肝郁或血热,更年期崩漏,则多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生育期及更年期崩漏, 又多挟血瘀。
诊断
妇科检查,排除因子宫肌瘤,妊娠期出血、产褥期出血以及炎 症所引起的如崩似漏的妇科血证。必要时借助B超或尿妊娠试验,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分析,以了解贫血程度和排除可能存在的血液病。 必要时,还可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
可借助功血的诊断方法。如子宫内膜活体检查多数为增生过长,基础体温呈单相型,内分泌测定为无排卵改变等,可以更明确诊断为崩漏。
鉴别
产后崩漏止血后调周期,重在治肾;生育期止血调周期、促排卵,重在治肝肾;更年期止血善后,重在脾肾。对于更年期崩漏,尤须重视诊刮宫内膜病理检查,排除宫内膜癌。
肾虚型
[证见] 经乱无期,阴道出血淋漓不净或量多如崩,或崩与漏交 替出现。经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多,心烦多梦,
妇科检查,排除因子宫肌瘤,妊娠期出血、产褥期出血以及炎 症所引起的如崩似漏的妇科血证。必要时借助B超或尿妊娠试验,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分析,以了解贫血程度和排除可能存在的血液病。 必要时,还可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
可借助功血的诊断方法。如子宫内膜活体检查多数为增生过长,基础体温呈单相型,内分泌测定为无排卵改变等,可以更明确诊断为崩漏。
治疗
1、实证主症 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兼见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粘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者,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者,为血瘀。
2、虚证主症 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兼见血色淡,质薄,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苔白,脉沉细无力者,为脾虚;出血量多,日久不止,色淡红,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畏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者,为肾阳虚;下血量少,色红,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肾阴虚。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