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小叶山鸡尾巴草

山鸡尾巴草,华中介多年生草本,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地。治清热消肿。疮疖;肿毒。【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来源】为蹄盖植物华中介。 【原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短而横走。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厘米,叶柄叶轴疏被褐色或淡褐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卵形......
目录

版本一

【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来源】为蹄盖植物华中介

小叶山鸡尾巴草图册【原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短而横走。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厘米,叶柄叶轴疏被褐色或淡褐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卵形,长35~6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 ,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披针披针,长12~2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有短柄或无柄,羽状深裂;裂披针,先端渐狭而钝,羽状半裂至深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卵形或钩,沿轴两侧着生;囊群盖质薄,边缘不整齐。孢子期7~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林溪边阴湿处。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功能治】治下肢疖肿,用新鲜嫩,捣烂,加白糖适量,调涂患处。一天换一次。

小叶山鸡尾巴草图册

版本二

【出处】出自《浙江山药植志》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英文】Central China Dryoathyrium

【来源】

药材基源:为蹄盖植物华中介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Dryoathyrium okuboanum(Makino)Ching[Athyrium okuboanum Makino]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短而横走。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cm,叶柄叶轴疏被褐色或淡渴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卵形,长35-60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披针披针,长12-25cm,宽4-10c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林下溪沟边或阴湿谷地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中南及甘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

【功能治】清热消肿。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服: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