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月经周期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正常月经周期为28-35天,周期长短可因人而异,提前或错后7-10天可视为正常范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就不能认为是月经不调。需注意的是,月经周期改变7天以上者,才可定为周期异常,如仅改变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或偶尔超前、延后一次者,亦不属病态。女性月经周期偏长原因期延长的发病机理有虚有实,实证多因......
目录

原因

女性月经周期偏长原因

期延长的发病机理有虚有实,实证多因为瘀血阻滞冲任,新不得归经;虚证多因为阴虚热、扰动海以致期延长。

气滞

如果女性平时情郁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气滞瘀。或者女性在期,生产后感受到阻碍瘀血。因瘀血阻滞胞脉,新不能归经,以致延期不绝。

阴虚

如果女性属阴虚体质,或者因久病耗伤阴液、生产过多,房事过度,使体亏耗。阴虚热而海不宁,不能正常运,从而导致期延长。

所以,中医认为,女性期延长的原因有虚实之分,所以调理月经也要分清虚实以后再着手。另外,中医的治疗注重整体的察言观色,从女性的色也可观察出是否有月经不调的现象。这不是因为中医师会看面相,而是中医师认为脏腑、发生变化时,都会在人的脸部表现出来。

月经周期缩短的原因

1、神经分泌功能失调起:要是下后--生杯-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发育异常、养不良;颅疾患;其他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液疾患等。

检查

月经周期改变7天以上者,才可定为周期异常,如仅改变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或偶尔超前、延后一次者,亦不属病态。

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因此月经周期的计算应包括月经来潮的时间。有些女性只计算月经干净的时间,这样就可能认为月经周期缩短了,临床上有的妇女常自诉月经不正常,一个月月经来潮两次。其实仔细算来,月初及月末各来潮1次也是正常的。正常月经周期为28-35天,周期长短可因人而异,提前或错后7-10天可视为正常范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就不能认为是月经不调。

末次月经是指就诊日最近的一次月经,应从出第1天计算。但需注意,末次月经系指此次月经与通常一样的持续时间及量,不要将阴道不正常出误认为是月经。此种出一般量较月经少,时间或短或延长,或失去平时月经来潮的规律。

月经来潮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出量在100毫升之,以第2-3天为最多。月经一般呈暗红色,不凝固,除液外,还含有子宫膜碎、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一般女性月经期无症状,少数人可有下骶部下坠感、乳房胀痛便秘腹泻头痛等不适,一般不影响日常的工作、习及生活。

鉴别诊断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液病、压病、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如卵巢子宫)等均可月经失调。

月经稀少:正常人每次月经的总量在50―60毫升之间。每个人的月经量多少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月经量多少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一次月经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连两层纸都湿不透,就算月经过少。

月经量多(menorrhagia)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期出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时间皆规则,无间出、性交后出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中的一类临床上以出时间与基础体温(BBT)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分为月经量多与间出两类。

月经周期改变7天以上者,才可定为周期异常,如仅改变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或偶尔超前、延后一次者,亦不属病态。

缓解方法

月经初潮起,就应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理,可预防原发性痛经产生或提高痛阈减轻疼痛程度。注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产期间上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潴留的疾病。

期应注意保暖,忌、凉、生、冷刺激,防止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期绝对止性生活。

期要注意饮食调理,前和期忌食生冷凉之品,以免瘀而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之物,以免热迫,出更甚。而且注意滥用药,应痛经的原因,辨证施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柿子叶

下一篇 阴唇融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