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小梾木

小梾木(拉丁:Swida paucinervis(Hance) Sojak)乌金草、酸皮条、烫药,山茱萸科梾木属落灌木。高可达4米,树皮黑色,幼对生,绿色或带紫红色,老褐色对生,纸质,伞房状聚伞花序生,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总花梗小,白色淡黄白色花盘淡绿色,丝淡白色花柱棍棒淡黄白色,近于无毛,核果,成熟时黑色;近球期6-7月;果期10-......
目录

形态特征

小梾木灌木,高1-3米,稀达4米;树皮黑色,光滑;幼对生,绿色或带紫红色,略具4棱,被灰色短柔毛,老褐色,无毛。

生及腋生,至狭长,长2.5-8毫米,被疏生短柔毛。

对生,纸质,椭披针披针,稀长卵形,长4-9厘米,稀达、10厘米,宽1-2.3(-3.8)厘米,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生平贴短柔毛,下面淡绿色,被较少灰白色的平贴短柔毛或近于无毛,中脉在上面稍凹陷,下面凸出,被平贴短柔毛,侧脉通常3对,稀2或4对,平斜伸或在近边缘处弓弯,在上面明显,下面稍凸起;叶柄长5-15毫米,黄绿色,被贴生灰色短柔毛,上面有浅沟,下面

伞房状聚伞花序生,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宽3.5-8厘米;总花梗,长1.5-4厘米,略有稜角,密被贴生灰白色短柔毛;小,白色淡黄白色,直径9-10毫米;萼裂4,披针状三角至尖三角,长1毫米,长于花盘淡绿色,外侧被紧贴的短柔毛;花瓣4,狭卵形披针,长6毫米,宽1.8毫米,先端急尖,质地稍厚,上面无毛,下面有贴生短柔毛:雄蕊4,长5毫米,丝淡白色,长4毫米,无毛,花药卵形,2室,淡黄白色,长2.4毫米,丁着生;花盘垫状,略有浅裂,厚约0.2毫米;子房下位,花托卵形,长2毫米,直径1.6毫米,密被灰白色平贴短柔毛,花柱棍棒,长3.5毫米,淡黄白色,近于无毛,柱头小,截形,略有3(-4)个小突起;花梗细.,长2-9毫米,被灰色及少数褐色贴生短柔毛。

核果,直径5毫米,成熟时黑色;核近于球质,直径约4毫米,有6条不明显的肋纹。

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长习性

生于50~2500米河岸或溪边灌术丛中。耐瘠薄、常在河岸边块石生境中与卡芦(Phragmites kanka)成成复群落。

地理分布

陕西和甘肃南部以及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栽培技术

小梾木常采用扦插握条和种种子繁殖

播种:10月份种子陆续成熟,应及时采摘,沙蜮或阴干保存。一般采用春季室外播种,常保持土壤湿润,30天左右可生小茁。

压条:将植株下部条用沙掩埋,保持湿润,25天左右。可从处生。可采用环割处理促进生

扦插:可在春、秋两季进。把条剪成20厘米左右长殴,插入苗床约5厘米,可密插。常保持土壤湿润,20~30天可生

主要价值

固沙固土

根系发选,条于地泥沙接触后可从处生,固土力强,是巩固河崖的保土植物

园林观赏

小梾木琏,叶片翠绿白色小花呈伞房状聚生顾,有独特的观赏韵味。其根系发达,条具超强的生能力,可植于溪边、河岸带固土。可丛植于草坪、建筑物前和常绿树间作灌术,亦可自然武栽植作绿篱。

医药价值

来源山茱萸小梾木Cornus paucinervis Hance,以全株入药。

性味:微酸、涩,凉。

功能:清热解表,止痛。治感冒头痛湿关节痛。外用治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干研粉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月经稀少

下一篇 阴道流血过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