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紫苏
基本内容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轮伞花序多花,排列总状圆锥花序,长达18cm,花梗及序轴密被微柔毛;苞片倒卵形,长约4mm,先端具小尖头,外面齿腺微柔毛及腺点;花萼卵状钟形,长约2.5mm,外面具腺微柔毛及腺点,果时增大长达8mm,萼齿5,近等长,后齿特别增大,三角状卵圆形,果时外反,其余4齿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浅或深紫色,外被微柔毛,长约1.2cm,上唇4浅裂,外反,下唇全缘,伸长,凹陷成舟形,基部狭;雄蕊4,内藏花丝基部合生或鞘状,包围花柱基部柱头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卵状圆形,黑棕色,光滑。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石山林中或 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疳杀虫。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小儿疳积;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