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小红参

小红参,拼音:XiǎoHónɡShēn,为茜草植物云南茜草。又紫参,小活,小红药。具有活、活祛瘀的功能。治衄吐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腹痛湿关节痛、炎等症;外治跌打损伤、疖肿神经皮炎等症;单用小红参水洗脚还能治肠炎产于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多年生斜升草本,高15~30cm。簇生,细长,外皮红褐色,鲜时稍带肉质;......
目录

形态特征

小红参多年生斜升草本,高15~30cm。簇生,细长,外皮红褐色,鲜时稍带肉质;短粗,密。绿色,具少数分枝,四,具4棱,棱有倒向小刺状糙毛。4轮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近革质,长,长8~25mm,宽3~10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疏被短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基出3,于下面明显隆起。聚伞花序生及腋生,总花梗分枝均纤细;小,直径约2mm,黄白色至绿黄色,有短梗;萼筒球绿色萼齿很不明显;花冠近辐状,裂5,窄卵形,先端钝;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上,丝短,花药着;又房下位,2室,花柱短粗,柱头2浅裂。浆果球状,直径约5mm,成熟后黑色

生活习性

喜凉爽候和较湿润的环境,性耐土壤以肥沃、深厚、疏松、湿润、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好。地势高土壤贫瘠以及低洼易积水之地均不宜种植。生于山地、溪边、旷野的林中、灌丛、草地或石上,海拔650-3500米。

分布情况

产中国甘肃、安徽浙江台湾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泰国

品种分类

本种有5变种。

广西拉拉藤Galium elegans var. glabriusculum Req. ex DC.

本变种与小红参不同的是:全部或至少在上部被疏柔毛或变近无毛;通常较大而薄,长1-3.3厘米,宽5-18毫米,干时常呈黑褐色。期7-8月,果期7-10月。

产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山地、溪边的林下或草地,海拔1100-2900米。分布于印度金、尼泊尔

拉拉藤Galium elegans var. angustifolium Cuf.

本变种与小红参不同的是:全部或至少在上部被疏柔毛或变近无毛;披针或卵状披针,较窄,长1-4.5厘米,宽3-15毫米,端常渐尖。期7-8月,果期8-11月。

产甘肃、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地、溪边的林中、灌丛或草地。海拔950-3300米。

四川拉拉藤Galium elegans var. nemorosum Cuf.

本变种与小红参不同的是:上部无毛或极疏地被展的疏柔毛;较薄,披针或卵状披针,长8-30毫米,宽3-7毫米;花序较疏,折。果期7-8月。

四川(宝兴)、贵州(赫章)、云南(大姚)。生于山坡草地,海拔约1940米。

柱拉拉藤Galium elegans var. nephrostigmaticum (Diels) W. C. Chen

本变种和小红参不同的是:萼管和果无毛。期4-10月,果期8-12月。

产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于生地林中或草地,海拔260-3000米。

毛拉拉藤Galium elegans var. velutinum Cuf.

本变种与小红参不同的是:整株植物的毛极纤细,较密而展;披针或卵状披针,长7-15毫米,宽约3毫米。果期7月。

四川(会东)、云南(昆明、东川)。生于山坡石上或草地,海拔2100-2300米。

栽培技术

繁殖

小红参种子繁殖

1.采种:在11月当浆果由红变黑色时,采摘成熟果实。采回后先用清水浸泡12小时,然后进揉搓,除去果皮与果肉,捞出饱满充实的种子,晒干备用。或随即进播种。

2.播种:可春播或冬播。

春播于3月中、下旬进;冬播于11月,种子采后立即进。播时在整好的苗床上,25~30厘米横沟,沟深5厘米左右,播幅宽10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与拌有人畜粪水的土充分混,均匀地撒入沟。以后,覆盖细土或土灰约1~1.5厘米。每亩用种量2~3公斤。播后加强苗床管理,培育1~2年即可移栽。冬播采用新鲜种子,播种量要加倍。

扦插繁殖

于春季3~4月,秋季8~9月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蔓,每2~3个剪成插条。在整好的苗床上,10厘米、株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1~2出1其在土面,插时向上,切勿倒插。插后覆土压紧,浇透水。秋季插后要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生后陆续揭去覆盖物,最后全部拆除荫棚。培育1年即可出圃移栽。

压条繁殖

于秋季8~9月,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危险的藤,将其攀下,采用压条法,每隔3~4压入土中。入土部分刻伤并用竹叉固定,覆盖肥土,压实后浇水湿润。待发、萌、长出新蔓时,离母株,另栽植。

栽培

小红参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近水源的地。播前深翻土地,每亩施入厩肥1500~2000公斤,结整地时翻入土中作基肥。栽植地,宜选半阴半阳的荒坡或平地。宜成栽植,便于管理。地选后结整地,施足基肥,整平耙细,作宽1.3米的高畦或平畦栽植。

移栽

春栽或秋栽

移栽时50厘米、株30厘米挖深15厘米左右,底要挖松整平。先施入适量土灰,与底土拌匀伯基肥。然后,每栽入壮苗1株。栽正、栽稳,使根系舒展。栽后压紧,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和施肥

幼苗出土后,于5、7、10月各进松土除草1次,松土宜浅,杂草要除净。并结追施1次。头两次施用人畜粪水,每亩2000~2500公斤。第3次于冬季,重施1次越冬肥,每亩施用腐熟厩有或堆肥1500~2000公斤,于沟施入,施后培土越冬。

2.设立支柱

小红参为攀援藤本。当苗高30厘米时,于株旁插立支柱,供藤攀援生长

3.除

于7~9月孕蕾期,除留种地外,一律摘除花序,使养分集中于藤及生长,有利增产。

病虫防治

腐病

多在苗期发生。发病初期少数须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扩展,使主根腐烂。植株上部叶片变黄,枯萎,逐渐枯死。

防治法:

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

2.发病初期用1:1:3000波尔多液浇

3.土壤消毒,及时消灭地下害虫及线虫;

4.实轮作

白粉病

结果后发生。危害叶片、嫩果实叶片发病后使整个叶片或嫩梢布满白色霉层,像撒一层面粉似的。后期叶片密生黑色小颗粒,使叶片变黄,提早落。

防治法:

1.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

2.理密植,改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发病。

蚜虫、红蜘蛛

用50%敌敌畏或40%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

药用价值

功能

,祛湿。治头晕失眠结核、吐血湿,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活,祛瘀生新。

2、《云南草药》:温,调养

3、《红河草药》:凉血,通,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

服:汤,0.3~1两;或浸酒

临床应用

1、抑菌作用:本品体外对卡他球菌呈一定的抑制作用。

2、据云南药物研究所的初步研究,本品、糖浆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有一定疗效。本品针对治疗冠病以及绞痛症状也呈现一定的效果。

小红参常用配

1、治头昏头晕小红参、青洋参、黑药等分研末,鸡蛋兑红糖、猪油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治失眠小红参,红糖,水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3、治结核:小红参、小白芨各一荫。研末和蜂蜜三两食。每日三次,两天服完。(《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4、治内伤吐血中带小红参各二钱。研末,水送服或水服,红糖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5、治月经不调,带下,产后关节痛:小红参三两,猪排(淡盐)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6、治湿,跌打损伤疼痛:小红参,水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7、治咯血吐血月经不调,腹水小红参三至五钱,服。(《红河草药》)

8、治肾炎小红参五钱,水线草三钱,服。(《红河草药》)

9、治神经麻痹小红参、女金芦、泽兰各五两,五市斤。浸半月后服,每次20~40毫升,日服一次。(《红河草药》)

鉴别方法

性状鉴

呈长,偶有分枝,数条或10数条丛生于短小上。长5~10cm,直径1~4mm。表面深棕红色,有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出浅红色木质部微,味苦、微甜。

(直径3m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10数列木栓细胞,含棕红色色素,外有落皮层残迹。皮层薄壁组织细胞较大;皮部呈环状于木质部周围;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较小,约占直径的1/5,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均木化。木部及皮部射线均不明显;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

小红参理化鉴

1.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冷浸一小时,过滤,滤液于20ml试管中置水干,加水2ml及盐酸0.2ml置于沸水上水解半小时,冷却后。

用乙醚10ml振摇3分钟,取乙醚液5ml加2N氢氧化钠溶液振摇,下层水溶液应呈紫红色(检查茜草素型蒽醌)。

2.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液5ml冷浸1小时,过滤,稍浓缩,点样(供游离蒽醌鉴定)。取理化鉴项1中的乙醚液点样(供总蒽醌鉴定)。

吸附:硅G制

:二甲苯-甲酸乙酯-己烷-甲酸-甲醇(20:10:8:1:0.5)加馏水0.5ml振摇,分取上层溶液。展12cm。日光下茜草素及羟基茜草素呈紫红色,在氨紫色加深。于荧光灯(365nm)下观察斑点色。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冷浸1h,滤过,稍浓缩,作供试品液,以茜草素、羟基茜草素为对照品,分点样于同一G薄上,用二甲苯-甲酸乙酯-已烷-甲酸-甲醇(20:10:8:1:0.5),加馏水0.5ml振摇后,分取的上层溶液展12cm。在日光下或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成份

含有蒽醌甙类成分:2-甲基-1,3,6-三羟基-9,10-蒽醌-3-O-(6′-O-乙酰基)-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甙,2-甲基-1,3,6-三羟基-9,10-蒽醌-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甙,2-甲基-1,6-二羟基蒽醌-3-O-(6′-O-乙酰基)-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2-甲基-1,6-二羟基蒽醌-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还含茜本能;三个乔木烷型三萜成分:茜草乔木醇A、G,茜草乔木酮A。另含一个搞癌活性的新成分,命为环已肽甙RY-1及其甙元RA-V。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胎动过频

下一篇 蜕膜反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