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臀产式

正常怀孕在接近足月生产时,大部分胎儿的位置都是头朝下的,这种所谓的头产式占96%;而有3%则是屁朝下,称为产式。产式的原因分为母体的因素如多胎次产妇、子宫子宫先天异常(子宫纵隔)及前置胎盘;和胎儿的因素如:早产、多胞胎、羊水过多症、巨婴症、发育先天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等都可产式。产式的原因: 1、母体的因素如:多胎次产妇、子宫子宫先天异常(子宫纵隔)及......
目录

原因

产式的原因:

1、母体的因素如:多胎次产妇、子宫子宫先天异常(子宫纵隔)及前置胎盘

2、胎儿的因素如:早产、多胞胎、羊水过多症、巨婴症、发育先天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

检查

产式的诊断:

若怀孕7个月(28周)以后胎位仍不正的,就要作出诊断,作为高危妊娠处理,孕妈咪要减少活动,特是较剧烈的活动,以防止早破水,同时需要进纠正。因为这时,胎儿较大,胎儿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小,纠正成头位后,胎儿不易再自转成位,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鉴别诊断

产式的鉴诊断:

胎位不正:正常产出的正确顺序应由头部先出来,若是下半身先产出,甚至肩膀、手等部位先产出,即称为胎位不正。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位,亦即屁朝向子宫及产道的向,其他如斜位或横位(肩部或躯干部位朝向产道)者较少,但其危险性并不小。这只是最粗略的分类,事实上生产时,唯有后勺先娩者是最容易生产的式,其他式都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危险性或产程的延长。

胎位异常胎位异常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子宫的位置不正,较长见于壁松弛的孕妇和产妇。胎位异常包括位、横位、枕后位、面位等。以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最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若怀孕7个月(28周)以后胎位仍不正的,就要作出诊断,作为高危妊娠处理,孕妈咪要减少活动,特是较剧烈的活动,以防止早破水,同时需要进纠正。因为这时,胎儿较大,胎儿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小,纠正成头位后,胎儿不易再自转成位,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缓解方法

产式的预防:

1饮水疗法

每小时饮1碗水(500~800毫升),每天10碗,连饮3天后休息3天,检查胎位是否纠正。

2胸膝卧式转胎

孕妈咪解尽小便,放松裤带,跪在铺有软物的硬床上,头贴床上,侧向一,双手前伸直置于头的两侧,胸部尽量与床贴紧,部抬高,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两次,始时每次3~5分钟,以后增至每次10~15分钟,胸膝卧位可使胎退出盆腔,增加胎头转为头位的机会。而膝胸卧位对于肥胖或有并发症、并症的孕妈咪仍是个不小的负担,有人张采用高头低位的睡姿促进胎位转变,但孕妈咪会有很大的不适。

3激光转胎

用激光照射孕妈咪的至阴,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

4中药自疗法

一:车前干研成粉9克,温水吞服。1周后复查,未转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

二:苏、黄苓各6克。水服,每日1,1周后复查。

三: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川断、壳、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副,分2次服,1周后复查。四:艾灸转胎。孕妈咪取半卧或取坐位,或做胸膝卧位时,解松裤带,排空小便,同时灸双侧至阴(小足外侧)。每日艾灸1~2次,每次15分钟。

5医生做外倒转术

子宫底部摸到的胎头,朝胎儿俯屈的向回转侧,把胎头推下去,同时将部推上来,用手工法逐渐一点一点地加以纠正。以后于胎儿颈部两侧垫软垫子,部缠巾或棉布,将胎儿固定为头位,待胎头衔接后解除。但这一法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而且要由有验的医师酌情进,不可强倒转,以免发生意外,该法前很少应用。

6医生做倒转术

此法只用于一些紧急情况下的胎位不正,如双胎的第二胎、无条件剖宫产和拒绝剖宫产的胎位不正。这一法同样需要有条件的,不是任何情况都能做,对母婴损害大,宝贝死亡率也高,对医师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