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青春前期闭经

青春前期闭经:女孩6~9岁可从尿中查出去氢表雄酮(DHEA)及其硫酸盐,10岁起迅速升高,此乃上腺功能初现的表现,来源于上腺的雄激素促使阴毛、腋毛出现,身材迅速长高,因为下丘-垂体-卵巢轴尚待进一步发育完善,激素水平尚低,子宫膜增殖较差,还不会起出,故月经推迟来潮。初潮前这一阶段未见月经来潮属于生理现象,有些女孩在初潮后尚有一年半载的月经数月来潮一次,且为无排卵月经也属正常。(一)发......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闭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月经的停止,均属于生理性闭经。此处讨论的只是病理闭经的问题。

月经是由下丘-垂体-卵巢轴的周期性调造成子宫膜周期成的,因此在下丘、垂体、卵巢和生殖道特子宫的各个环上出现的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变化,均可能闭经。其他分泌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以致发生闭经

(二)发病机

月经器官包括子宫卵巢、垂体及下丘,任何一个环发生障碍都可能出现闭经据障碍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及下丘性4种类型。

1.子宫闭经 闭经的原因在子宫。虽卵巢功能正常,但子宫膜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因而不来月经子宫闭经常见的疾病有:

(1)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胚胎时由于副中发育不全或不发育所致。表现为原发闭经。青春发育后,第二性征如乳房,外生殖器,阴、腋毛等均发育正常。若测基础体温有时可显示有排卵,还可表现有周期性乳房胀痛及小不适。染色体及性腺均为正常女性。各种卵巢激素及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等均在正常女性水平。盆腔检查及B超实无子宫。若原发闭经伴周期性腹痛者应考虑是先天性子宫阴道的畸,如阴道有隔或处女膜锁等。因生殖道不畅,不能排出。B超可发现子宫阴道。手术将通道打会恢复正常月经。而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则永远不会有月经

(2)子宫膜损伤或粘连:常发生于人工流产后,产后或流产后刮宫,由于过度搔刮损伤了子宫膜,或手术后感染造成宫腔粘连,出现闭经。当宫腔部分粘连时,使不能流出,表现为闭经同时伴有周期性腹痛及下坠感。将症状与基础体温对照,或B超发现子宫,即可明确诊断。

有些感染如结核性子宫膜炎,流产或产后严重的子宫膜炎均可使膜遭破坏而导致闭经,一般为继发闭经。若少女在青春期前感染子宫膜结核则表现为原发闭经

(3)子宫治疗:子宫子宫膜切除后或宫腔放射治疗后均可出现子宫闭经

(4)对雄激素不敏感综征:又称睾丸女性化。这是一种特殊式的子宫闭经。患者核型为46,XY,性腺睾丸,由于靶器官缺乏雄激素受体或受体不能发生正常的生物功能,因而未能发育为正常男性。完全型睾丸女性化外表极似女性,有乳房发育,但子宫缺如阴道上段为盲端。患者往往于青春期后原发闭经来就诊。

2.卵巢闭经 指原发于卵巢本身的疾患或功能异常所致的闭经。可为先天的,亦可是后天的。卵巢闭经诊断的2个分泌指标是激素水平低落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

(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又称Turner综征。是少女原发闭经中最多见的一种。这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多数是X染色体数异常,基本核型是45,X,也可为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如X染色体等,长或短的缺失,环状X染色体等。还有些是多种核型的嵌体。本病患者除原发闭经和第二性征不发育外,多有一组躯体异常表现,如身材矮小、颈状蹼、多面桶状胸肘外翻及其他畸。少数与46,XX嵌的病例可能表现为继发闭经或偶有正常月经

(2)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包括46,XX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和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二者除核型不同外,临床表现相似。均表现为原发闭经,第二性征不发育。个高,四肢长,体为阉割型。性腺多呈条索状。核型为XY的性腺易发生肿北京协和医院曾报道过5例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均切除性腺病理实4例已发生肿,其中性腺母细胞2例,性索与支持细胞各1例。所以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者均应尽早手术切除性腺

(3)卵巢早衰:又称早绝经,即绝经发生在40岁以前。偶见于20岁以下青年女性。多数为继发闭经,极少为原发闭经卵巢萎缩,激素水平低落,FSH升高达绝经水平。卵巢早衰的真正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观察到卵巢早衰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因发现卵巢早衰常与多种自家免疫病相伴随,如Addison病,甲状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重症无力糖尿病等,能测出抗卵巢组织的抗体,已观察到卵巢上有抗促性腺激素受体抗体,阻碍FSH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亦有报道发现卵巢早衰有家族因素,患者母亲或姐妹中有早绝经的情况。

(4)卵巢不敏感综征:临床表现同卵巢早衰,可为原发闭经或早绝经。与卵巢早衰不同的是此类患者卵巢中有为数不少的正常卵,但处于休止状态,不能发育成熟和排卵。卵巢不敏感综征的发病机制亦不十分清楚。较多的解释是卵巢存在抗促性腺激素受体抗体或受体后生物功能障碍。该病的生殖激素变化与卵巢早衰相同,若B超或腔镜见到卵巢不萎缩且有小卵存在,则可以与卵巢早衰进

(5)去卵巢征:卵巢切除或组织被破坏。多由于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双侧卵巢放射治疗后,卵巢组织被破坏以致功能丧失,表现为原发或继发闭经。严重卵巢炎症也可破坏卵巢组织而致闭经

3.垂体性闭经 垂体的病变所致促性腺激素成及分泌障碍,从而影响卵巢功能而导致闭经

(1)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病,表现为孤立性促性腺激素缺乏,患者常常原发闭经,性征不发育,有些还伴有嗅觉障碍。垂体促性腺激素FSH与LH以及卵巢激素均为低水平。

(2)继发性垂体前功能低下:由于垂体损伤、出、炎症、放射及手术等破坏了垂体前功能,造成促性腺激素及垂体前其他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及促上腺皮质激素等的缺乏。故除有性腺功能低下外,有时还会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和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表现出闭经消瘦、乏力、怕冷,糖,压、低基础代谢及性欲减退等。由于产后大出休克起垂体前组织坏死而发生的席汉综征是继发性垂体前功能低下的典型情况。

(3)垂体肿:亦是垂体性闭经较常见的病因,可通过直接破坏垂体前功能或因破坏了下丘与垂体间调通道,干扰了生殖激素的分泌与调,导致闭经。垂体肿的种类很多,如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以及无功能垂体腺瘤等。与闭经的最常见的垂体泌乳素

4.下丘闭经 指障碍在下丘或下丘以上。由于下丘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乏或分泌式失调而导致闭经。包括下丘-垂体单位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下丘功能异常,以及其他分泌异常起的下丘不适当的反馈调所致的闭经

(1)下丘-垂体单位功能异常:可为先天性下丘-垂体功能缺陷,亦可为继发于损伤后,肿、炎症及放射等所致的下丘激素GnRH成和分泌障碍。临床上最常见的下丘-垂体单位功能异常所致的闭经高泌乳素血症。这是由于下丘泌乳素抑制因子(要是多巴胺)缺乏,使垂体分泌过多的泌乳素。此外,任何其他原因妨碍了多巴胺对泌乳素分泌的抑制,都可发生高泌乳素血症。如肿压迫垂体柄会阻断多巴胺对泌乳素分泌的抑制;某些药物因能消耗多巴胺的贮备或阻断多巴胺受体作用而使泌乳素分泌增加,如甲氧氯普胺(灭吐灵),氯丙嗪(冬眠灵)等药物。其他垂体腺瘤甲状腺功能低下、吸吮乳头和胸部刺激等亦可起泌乳素分泌增加。升高的泌乳素水平还可作用于下丘,抑制GnRH的成与释放;作用于垂体,降低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作用于卵巢,干扰卵巢甾体激素成。除闭经外,泌乳也常常是高泌乳素血症的重要表现之一。

然而许多患者自己不能发现泌乳,约半数以上是因闭经月经不调就诊时体检发现的。实验室检查会发现泌乳素水平升高,>30ng/ml,促卵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相当或低于正常早卵期水平,激素水平低落。为除外垂体,应做鞍区影像检查。必要时还应当检查视野,以警惕肿压迫视神经所致的视野缺损

(2)中枢-下丘功能异常:精神因素,外界或体环境的改变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丘及下丘神经分泌途径,或大脑边缘系统影响下丘功能而导致闭经。在青年女子中,较常见的典型情况如受精神刺激,情绪紧张或更换环境后可突然闭经。FSH,LH和雌二醇(E2)水平可在正常范围,由于GnRH冲分泌的律受到干扰导致无排卵从而出现闭经。因刻意减肥,追求苗条身材所致的神经厌食在青少年女孩中屡见不鲜。她们从食到厌食成怪癖的饮食习惯,严重消瘦闭经,以致发生甲状腺上腺,性腺腺等多器官的功能低下,甚至发生水及电解质紊乱和极度养不良危及生命,此类患者多数可追问出与精神理因素有的病史。一般FSH,LH和E2水平均低下。此外,假孕也是一种精神理因素导致的中枢下丘功能异常。常发生于盼子切的不育妇女。

(3)其他分泌异常起不适当的反馈调

激素过多:过多的雄激素可来自卵巢及(或)上腺。临床上在青少年女子中最常见的是多囊性卵巢征。其要的病理生理特点是激素过多及持续无排卵,表现为闭经月经失调,多毛和肥胖,以及卵巢多囊性增大等一系列症状与体征。过多的雄激素要来源于卵巢,部分来自上腺。增加的雄激素在周围组织转化为激素。这种持续的无周期性的激素转化使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增强,导致LH分泌增多,并失去周期性,而FSH相对不足。多囊性卵巢征患者环中的雄激素水平约比正常女性高50%~100%。若雄激素异常升高,应注意与其他情况进,如卵巢上腺分泌雄激素,酶缺陷所致的先天性上腺皮质增生及其他性发育异常。

先天性上腺皮质增生是女孩中另一种较常见的激素过多情况。是由于上腺皮质在成类固醇激素过程中缺乏某种酶而生成过多的雄激素,使下丘-垂体-性腺轴功能受干扰而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除此之外,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甚至生殖器畸

甲状腺激素异常:甲状腺激素参与体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因此,甲状腺激素过多或过少都可直接影响生殖激素及生殖功能,如有些甲亢患者可表现有月经过少或闭经

③分泌性激素:以卵巢上腺肿多见。肿分泌过多的性激素可通过反馈机制抑制下丘及垂体的分泌调功能,破坏其周期性,导致无排卵或闭经激素或雄激素水平异常增高的特点,可判断肿分泌激素的性质。仔细的盆腔检查,相应部位的影像检查,如盆腔及上腺B超、CT扫描、MRI等有助于肿的确诊。

④运动与闭经:运动员、芭蕾舞演员等因从事大运动量活动,身体中脂肪过少,会出现运动性闭经。能量的消耗以及训练和比赛的精神压力均可影响神经分泌代谢功能,使下丘GnRH分泌异常,导致闭经

⑤药物性闭经:有些药物能影响下丘功能而闭经,特是噻嗪类镇静药,大量应用常能闭经泌乳,停药后月经能恢复。少数妇女注射长效避孕针或长期服大避孕药后导致继发闭经,是药物对下丘-垂体轴持续性的抑制所致。

肥胖肥胖有时伴其他分泌异常。这里指单纯肥胖。体重与下丘-垂体-性腺系密切。脂肪组织激素蓄积场所,又是雄激素腺外转化为激素要部位。过多的脂肪组织导致激素的增加。这种无周期性生成的激素通过反馈机制,对下丘-垂体产生持续的抑制,导致无排卵或闭经

【分型说明】

病理的发生部位,可以把闭经的病原划分为四个区:

第一区 下生殖道或子宫病变

第二区 卵巢病变

第三区 垂体病变

第四区 下丘及中枢神经病变

其他 上腺或甲状腺病变 (如图1)

诊断

1.阴道落细胞检查 是较常用的了解激素水平的法。用棉棍浸生理盐水后取阴道上段侧壁的落细胞,涂在玻上,固定和染色后,观察表、中、底各层细胞的百分比。表层细胞所占百分比越高,反映激素水平越高。

2.宫颈黏液 如发现闭经患者宫颈黏液为透明的、拉力好的稀薄黏液,涂在玻璃上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羊齿状结晶,表明该患者卵巢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3.药物性试验 这是临床上常用的对闭经诊断性试验,尤其是在缺乏激素测定的实验设备时,药物试验对估价卵巢功能及子宫膜功能有重要帮助。

(1)激素试验:对闭经患者应用黄体酮注20mg/d,连续3~5天;或甲羥孕酮(安宫黄体酮)5~10mg/d,连服5~7天,停药后3~7天(一般最长不超过2周)出现撤药性出者为试验阳性,提示:子宫膜有功能,可排除子宫闭经;卵巢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子宫膜受一定水平激素影响后才能对激素起反应而落出。表明闭经不是缺乏激素,而是因各种无排卵所致激素缺乏。若激素试验阴性,即停药后无出,提示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卵巢功能低下,没有适当的激素作用于子宫膜;二是卵巢功能正常,但子宫膜缺陷或受损,不能对激素发生反应,即不排除子宫闭经;三是不排除妊娠

(2)激素试验:对激素试验阴性的闭经患者己烯雌酚1mg/d,或炔雌醇10µg/d,或相当生物效应的其他激素,连续20天。最后3~5天加黄体酮20mg/d,注。停药后3~7天观察有无撤退出。若仍无出,提示病变可能在子宫,即子宫闭经。用上述试验有撤退出者,说明子宫膜对雌、激素的作用有反应,能发生正常的生长落变化,闭经的原因应在卵巢或更高部位。应进一步测性激素水平来确诊。

4.性激素水平的测定 垂体激素的测定对诊断闭经的原因尤其有重要意义。闭经激素低下的患者应进一步测定FSH,LH和泌乳素(PRL)的水平。若FSH与LH升高,提示为卵巢闭经,若FSH,LH低下,病因可能在垂体或下丘;FSH,LH相当于正常卵期水平,闭经是由于下丘分泌功能失调所致;若LH升高而FSH相对不足,多囊性卵巢征的诊断应当考虑;若PRL异常升高,闭经是由于高泌乳素血症起,应进一步检查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特应注意垂体的可能。

当FSH、LH水平均低下时,垂体兴奋试验可进一步区病变在垂体还是在下丘。垂体兴奋试验是将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100µg溶于生理盐水5ml,静注入,30s注完。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5,30,60,120min取测LH。若注射后30~60min LH值升至注射前3倍以上,提示垂体功能良好,对下丘激素LHRH反应正常,闭经的原因在丘下部或更高部位。若注射后,LH不增加或增加不明显,表明垂体缺乏反应,闭经的原因可能在垂体。

5.基础体温测定 可间接了解排卵功能。排卵后的黄体分泌孕酮,孕酮有升高体温的作用。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期体温比较平稳,一般波动在36.5℃以下。排卵后体温上升O.3~0.5℃,维持12~16天,在月经前1天或月经来潮当天下降至卵期水平。这种前半周期低而后半周期升高的基础体温称双相体温,一般提示有排卵或黄体成。无此变化的体温称单相体温,表示无排卵。闭经患者基础体温多为单相,但子宫闭经因其卵巢功能是正常的,因此可表现有双相基础体温。

6.其他检查 盆腔B超可协助诊断是否有先天性子宫缺如或畸。鞍区的影像检查可诊断是否有垂体。诊断性刮宫,子宫碘油造影及镜检查可了解宫腔及膜情况。此外若需除外其他分泌异常或发育时,还应检查其他有腺体如甲状腺上腺等的激素水平,生化,病理生理检查及染色体检查等。

鉴别诊断

闭经应与早孕鉴,尿妊娠试验、妇科检查和B超可协助诊断。

预防

1、月经过少或月经后期都可发展为闭经,积极治愈月经过少或后期,可以减少闭经的发病率。

2、明确闭经病因和部位,对治疗闭经的效果与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下丘闭经,由精神因素、环境改变、养不良等起,药物治疗预后较佳。又如由结核杆菌起的子宫闭经子宫膜已被破坏,恢复月经的可能性较少。又如用激素试验阳性的(用黄体酮后能转),预后较好。

3、闭经伴不孕者因家、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精神抑郁,临床检查与化验无明显异常,对这些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精神安慰和鼓励,一旦大脑皮质抑制解除,分泌功能恢复正常而受孕。也有领养一个小孩后,患者很快怀孕,这是常见的典型例子。

4、中医文献中有终生不来月经而受孕者,称为“暗”的,对此需要谨慎,用药前要仔细询问病史。

5、前服用减肥药的妇女为数不少,有部分妇女由此而闭经,也有因肥胖食,导致厌食闭经,还有多次人流手术而闭经,以上闭经都是可以预防的,有些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防止其不良反应。

6、对顽固性闭经单用中药或西药效果不佳者可采用中西药结周期治疗,待起效后逐渐减少西药量,最终中医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苏苏棵花

下一篇 脐带血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