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小蓟

小蓟 小蓟(拉丁:Cirsium arvense var. integrifolium C. Wimm. et Grabowski)是菊科蓟属植物,俗野刺儿菜、刺儿菜、野红花、大小蓟等。小蓟广泛分布于欧洲东部、中部、俄罗斯东、西西伯利亚及远东等地区,多年生草本。直立,高30到80厘米,基部直径3到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基生和中部、长或椭......
目录

形态特征

刺儿菜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有棱,幼白色蛛丝状毛。

基生和中部、长或椭状倒披针端钝或,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长7-15厘米,宽1.5-10厘米,上部渐小,披针或线状披针,或全部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或叶缘有刺齿齿针刺大小不等,针刺长达3.5毫米,或大部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粗大齿,裂或锯齿斜三角端钝,齿及裂端有较长的针刺齿缘及裂边缘的针刺较短且贴伏。

全部两面同色,绿色或下面色淡,两面无毛,极少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的绒毛而呈现灰色的,亦极少两面同色,灰绿色,两面被薄绒毛。

头状花序单生端,或植株含少数或多数头状花序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卵形、长卵形或卵,直径1.5-2厘米。总苞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宽1.5-2毫米,包括针刺长5-8毫米;层及最层长线形,长1.1-2厘米,宽1-1.8毫米;中外层苞片端有长不足0.5毫米的短针刺层及最层渐尖,膜质,短针刺

小花紫红色或白色雌花花冠长2.4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8毫米,两性花冠长1.8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2毫米。瘦果淡黄色,或偏斜,压扁,长3毫米,宽1.5毫米,端斜截形冠毛白色,多层,整体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3.5厘米,端渐细。果期5-9月。

生长习性

小蓟刺儿菜为中生植物,适应性很强,任何候条件下均能生长,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

分布范围

小蓟西藏云南广东、广西外,几遍全国各地。分布平原、丘陵和山地。欧洲东部、中部、苏联东、西西伯利亚及远东、蒙古、朝鲜、日本广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波兰

繁殖栽培

种植

小蓟种子繁殖。6-7月待苞枯萎时采种,晒干,备用。早春2-3月播种,20cm×20cm,将种子草木灰拌匀后播入,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浇水。常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

田间管理

苗6-10cm时间苗,补苗,每留苗3-4株,并结耕除草,第2次在5月中耕除草结施人畜粪肥。

采收和储藏

5-6月盛期,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可连续收获3-4年。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小蓟全草含芸香甙(rutin),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蒙甙(inarin)即刺槐甙(acaciin),也即刺槐素-7-鼠李葡萄糖甙(acacetin-7-rhamnogluco-side),刺槐素(acacetin)桉(tyramine),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te),薄公英甾醇(taraxasterol),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e),三十烷醇(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食用价值

刺儿菜每百克嫩含蛋白质4.8克,脂肪1.1克,碳水化物5克,钙216毫克,磷93毫克,10.2毫克,胡萝卜素7.35毫克,维生素B2 0.39毫克,维生素C47毫克。秋季采,除去,洗净鲜用或晒干切段用;春、夏采幼嫩的全株,洗净鲜用。秋季新萌生的越冬型,也是鲜嫩可

小蓟幼嫩时期羊、猪喜食,牛、马较少采食。植株秋后仍保持绿色,仍可用以喂猪,刺儿菜的时有硬刺,秆木质化后粗硬,利用期为5—7月。早期供放牧,或带采回,去掉泥土,径切碎生饲喂猪或做青贮料,前后植株,割取晒于后,可供冬春制粉喂猪。另外本种为秋季蜜源植物。带全草或均为药材。刺儿菜的嫩苗又是野菜,食、做汤均可。

食物小蓟(刺儿菜)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42 千卡
蛋白质4.5 g
脂肪0.4 g
碳水化5.9 g
不溶性膳食纤维1.8 g
36 mg
40 mg
253 mg
252 mg
0.2 mg
2.3 mg
0.36 mg
0.24 mg
维生素A998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04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33 mg
烟酸烟酰胺2.2 mg
维生素C(抗坏酸)44 mg
维生素E0.01 mg

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1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兴奋心脏作用草酸铵处理去钙的200%小蓟及200%醇提取物,Langendorff氏法制备心脏,水0.1ml(相当生药0.2g)、醇提取物0.05ml(相当生药0.1g)对具上腺素能B1受体的离体兔,离体豚,均表现收缩力增强及频率略增加,且此两种效应均可被B受体阻滞得安所拮抗。
(2)升压作用早年报道小蓟iv有良好的升压作用,并有强及缩管作用,作用性质类似儿茶酚胺类物质。山东中医药研究所从小蓟中分离得到白色小蓟结晶,以每天ip0.1%平0.1ml/100g,连续10d,以耗竭大儿茶酚胺,平化大给予小蓟结晶。
总结结果表明小蓟结晶iv后能明显升高非平化大压,升压强度存在明显,而对平化大小蓟结晶的升压作用明显减弱,且无量效系,此作用性质类似酷胺。同时实其升压作用与去甲上腺素的作用不同。
2上腺素能受体的影响小蓟0.075g/ml养液对具上腺素能a受体的兔动脉条表现收缩作用,此作用可被a受体阻滞酚妥拉明所拮抗。对具上腺素能β2受体的豚体气的表现舒张作用,且可被得安(0.017mg/ml养液)所拮抗。小蓟的作用量(0.0067g/ml养液)只有对动脉条及气管的作用量的1/10,因此认为小蓟上腺素能β1受体的作用大于对β2受体及α受体的作用。
3液系统的作用小蓟为传统的止中药,已实其具有止作用,并得到止有效成分。小蓟要通过使局部管收缩,抑制纤溶而发挥效应的。小服浸5g/kg,可使出时间明显缩短。
4抗突变作用Ames试验法,采用的两次水浓缩液进试验,每皿加入量为3mg,TA98的诱变为4-硝基邻苯乙胺,TA100的修复为迭氮钠。结果发现小蓟有一定抗突变力。
5抗菌作用在试管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30000时对人型结核菌即有抑制作用,但水对结核菌的抑菌浓度要比此大300倍以上。
6其他作用或酊对家兔离体、在位及慢性瘘管的子宫都有兴奋作用,但对猫的在位子宫、大离体子宫和兔离体小肠则有抑制作用。也和儿茶酚胺类物质相似。对大实验性四氯化碳中毒炎并无预防及治疗作用。对肝脏受损的家兔(四氯化碳中毒)的糖耐量线也不能加速其恢复。对小亚砷酸中毒似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很显著。对大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但不及考的松。对小有镇静作用,但无镇痛作用。


性味归经

甘、苦,凉。归肝经

功能与

凉血,祛瘀消肿。用于衄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疮毒

用法与用量

4.5~9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患处。

小蓟1、小蓟汁:鲜小蓟150g,捣烂绞取汁液服,或沸水冲服

源于《食疗本草》、《衷中参西录》。鲜凉血作用较强。用于热所致的衄吐血便血,或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

2、凉血五汁饮:鲜藕、鲜地黄、鲜小蓟、鲜牛蒡根等分。绞汁,每次1杯,加蜂蜜1匙,搅和均匀,不拘时少少饮之。

源于《圣惠》。鲜藕、地黄牛蒡根能清热生津止渴,而除牛蒡外,余药又均能凉血。适用于吐血口干而渴。

3、小蓟饮:小蓟(全草)、益母草各60g。加水汤,去渣再至浓稠服。

源于《圣济总录》。该品与祛瘀止要药益母草配伍,共奏祛瘀止之效。用于胎堕后或产生瘀血不尽,出不止。

4、刺儿菜汁:鲜小蓟幼嫩全草(小蓟苗)150g,切段捣汁服。亦可汤作菜食。

源于《食疗本草》、《日华诸家本草》。该品偏于清热除烦。用于夏月烦热口干,小便不利。

医药

《医衷中参西录》载:小蓟山东萋萋菜,萋当为蓟之转音,奉天俗枪刀菜,因其多刺如枪刀也。其皆可用,而之性尤良。剖取鲜者捣烂,取其自然汁水服之。若以入不可久,宜保其新鲜之性,约四、五沸即取汤饮之。又其中生虫即结成疙瘩,状如小枣,其凉血之力尤胜。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冲服,以治吐血、衄之因热者尤效。用时宜取其生农田间嫩而白者。

临床应用:

  1. 小蓟饮子(《机微义》)治热结下焦血淋尿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尿中见,或血尿舌红苔黄,数。生地30g,小蓟15g,滑石5g,木通6g,蒲黄9g,藕节8g,淡竹叶9g,当归6g,山栀子9g,甘草6g。每服4钱,去渣温服,空食前。小蓟凉血,为君药。
  2. 2.十灰(《十药书》)治热妄之上部出。咳咯血吐血鲜红舌红数。大蓟、消极、荷叶侧柏白茅、茜、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9—15g。温水调服,亦可作汤服,食后服下。小蓟凉之之品,为君药。

刺儿菜3.小蓟鲜品适量洗净,捣烂或晒干研末,外,治创伤

用药

胃虚而无瘀滞者忌服。

  1. 《品汇要》

忌犯器。

2.《本草疏》

不利于泄泻血虚极、弱不思饮食之

3.《本草汇言》

不利于气虚

物种危害

危害

小蓟农田、果园的常见杂草,有时数量多,危害较重。

要危害小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由于其匍匐很发达,耐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

防治

麦喜58克/升双氟·唑嘧胺悬浮对刺儿菜防效较差。2甲4氯对刺儿菜有一定防效,可以在小麦4期以后至拔前使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滤泡增大

下一篇 小蓝花地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