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更年期功血

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退化,不能产生成熟的卵而排卵,从而失去正常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出现的不规律阴道,称为更年期功。功能失调性子宫病简称“功”,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更年期功的妇女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月经周期紊乱,期长短不一,出量时多时少,有时血淋漓数月,伴贫血。BBT单相,阴道落细胞以底层细胞为,或中、低层细胞。宫颈黏液结晶见发育较差的羊齿状,子宫膜呈囊腺型增......
目录

病因

功能失调性子宫病简称“功”,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更年期功的妇女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月经周期紊乱,期长短不一,出量时多时少,有时血淋漓数月,伴贫血。BBT单相,阴道落细胞以底层细胞为,或中、低层细胞。宫颈黏液结晶见发育较差的羊齿状,子宫膜呈囊腺型增生过长或腺型增生过长。分泌检查FSH升高,E2降低等。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始衰退,卵巢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对下丘、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子宫膜腺体在长期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续性的增生反应,可以发生轻度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过长或腺瘤型增生过长现象。当激素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时,子宫膜就不完整的落,发生不规则子宫

中医认为妇女七七天癸竭,衰弱,冲任虚衰而致,以肾虚。由于更年期妇女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因此更年期功不统型更多见 见暴崩或淋漓不止、色淡质稀、乏力气短、面色胱白、眼睑浮肿淡胖、细弱。治宜益健脾、固摄冲任。

病理

正常月经周期是一种生物钟现象(biological clock)受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神经分泌的调,使女性生殖生理、生殖分泌功能遵严格的生物律(biological rhythm),即出现明显的昼夜律(circadian Rhythm)、月律(lunar rhythm)和季律等。任何干扰月经神经分泌调的因素,均可以致月经失调和异常子宫

一、性激素分泌失调 无排卵功时,单一而长期激素刺激使子宫膜渐进性增生、增殖至高度腺囊型、腺瘤型增生过长,甚至进展成为子宫膜癌。由于缺乏孕酮对抗和腺体分泌化,子宫膜肥厚、腺体增多、腺腔扩大、腺上皮异常增生。运增多,螺旋小动脉缠绕。而激素起的酸性粘多糖(AMPS)聚和凝作用,使间质管通透性降低,影响物质交换,造成局部组织、坏死落而起出,而AMPS的凝聚作用,同时也妨碍了子宫卸,使膜呈非同步性剥,造成膜长期不规则性出

有排卵功时,黄体或为过早退化致黄体期过短、月经频发;或为萎缩不全、孕酮持续分泌致黄体期(前)出期延长、淋漓不止,或为两者兼而有之。机理是雌—激素分泌不足,尤孕酮分泌不足,以使子宫膜完全分泌化,腺体、间质和发育不成熟,且由于雌—激素非同步性撤退,而造成子宫膜不规则剥和异常出

二、前列腺素作用 现知前列腺素(PG),尤PGE1、E2、F2α、栓素(thromboxane,TXA2)和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是一组活性较强的管和凝功能调因素,它们子宫量、螺旋小动脉和微环、肉收缩活性、溶酶体功能和凝纤溶活性5个面影响子宫膜出功能。

TXA2在生成,其起微管收缩、凝聚、成和止。而PGI2在管壁生成,作用与TXA2相反呈强力扩张微管,抗凝聚,防止成,其活性为PGE120~30倍,PGD210~15倍。PGI2也抑制生四烯酸、ADP、原所诱发的凝聚,并逆转/外源促凝物质所起的凝反应。TXA2和PGI2功能协调和动力平衡,是维持正常子宫膜出和止的重要机制,其作用也受性激素上腺素能神经活动的调,也受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

人类子宫肉和膜存在两类PG受体(R1和R2),其分与PGE2、PGF2α有强亲和力、PGA、E舒张,而PGE2、F2α收缩微管、微环;而对子宫层PGI2、E1、D2呈松弛作用,PGD2、H2呈收缩作用。

三、子宫膜螺旋小动脉溶酶体结构和功能异常。

螺旋小动脉异常,干扰子宫膜微环功能,影响膜功能层落和剥离面管和上皮修复,影响管舒缩功能和局部凝纤溶功能导致异常子宫

子宫膜细胞溶酶体功能受性激素,并直接影响前列腺成,从而与落和出。现知子宫膜细胞高尔基体溶酶体物(Golgi-lysomal complex)巯基水解酶(acy-hydrolase enzymes)中的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控制着生四烯酸从磷脂酰甘油中的释放。生四烯酸一释放,即瀑布性地代谢生成活性PGE2、F2α、TXA2、PGI2而影响结构和功能。

子宫膜超微结构观察实:从卵期至黄体期,溶酶体和酶活性进性增加。孕酮稳定而激素破坏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因此,当月经前孕酮降低,或功激素/孕酮比例失调,均将破坏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导致磷脂酶A2从溶酶体中析出释放,而进入胞浆体细胞(Cytoplasmic cell),生四烯酸活化和PGs瀑布性成。另一溶酶体膜破裂使破坏性水解酶(destructive hydrolases)析出和释放,将膜细胞破裂、膜层崩塌、坏死和出

四、凝和纤溶系统激活作用 观察表明:功时常伴有凝因子Ⅴ、Ⅶ、Ⅹ、Ⅻ缺乏,减少,贫血,缺和Minot-Von Willebrand综征。同时,子宫膜纤溶酶活化物质增多,活性增强,激活纤溶酶原成纤溶酶。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纤维蛋白减少,子宫纤维蛋白原(afibrinogenaemia)状态,从而影响正常膜螺旋小动脉端和管湖(vascular lakes)凝和止过程,酿成长期大量出

病理改变

一、无排卵型功子宫病理改变

(一)增生型子宫膜:多见。组织象同正常增生期改变,但一直持续存在于前期。

(二)腺囊型膜增生过长:也称瑞士膜增生过长。膜肥厚呈息肉状增生,腺体数增多,腺腔扩大,但态不一,呈瑞士状(Swiss cheese)结构。腺上皮呈高柱状并增生呈复层或假复层。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发育不良,膜表层微管迂、淤、坏死或局灶性出

(三)腺瘤膜增生过长:腺体数明显增多,大小不一,排列紧密呈现象。腺上皮显著增生呈假复层或乳头状突入腺腔,细胞核大居中,深染,核浆界限清楚,偶可见有丝分裂

(四)非典型膜增生过长:即在腺瘤型增殖的基础上,腺上皮高度增生并出现活跃的有丝分裂,核异质,核大小不一,深染,核浆界限不清,比例失调。

不同类型增生型膜占无排卵功90%以上,占所有功的30.8~39.4%。(31篇文献,4850例功分析)。并认为:腺瘤型和非典型膜增生过长,为子宫膜癌前病变,应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并施以积极的治疗。

二、排卵型功子宫病理改变

(一)不规则成熟型子宫膜:检出率21%。系黄体功能不健,孕酮分泌不足所致。临床呈现黄体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膜检查呈现分泌化和分泌化不完全膜并存现象。特点是管周围膜分泌化正常,而远离膜分泌化不完全,腺体发育不良,轻度弯,腺上皮分泌少,细胞核呈长。间质无蜕膜反应

(二)不规则卸型子宫膜:检出率11%。系黄体萎缩不全,孕酮持续分泌然量不足,乃致期延长、淋漓不止。若于流5天后膜检查,可见一种退化分泌相膜和新增生膜混或并存组织象。分泌反应之腺体呈状或星状。腺上皮胞浆丰富、透明、核固缩,间质致密,螺旋小动脉退化,某些区域仍有出。该图象也见于子宫息肉时。

三、萎缩型子宫

检出率1.9~21.9%,多见于围绝经期功妇女。

卵巢组织病理改变,与年龄和功类型相青春期功卵巢增大并有潴留囊肿(d≥3cm)而无黄体成,部分呈多囊卵巢和黄素化不破裂卵(LUFS)改变。

生育期功卵巢正常,可见黄体囊肿。围绝经期功卵巢也呈多囊卵巢改变,皮层充满大小不等卵囊肿。镜检可见间质细胞一门细胞增生现象。

危害

1、造成贫血功能性子宫因长期出现起不同程度的贫血,部分患者造成重度贫血

2、继发感染。长期的子宫,改变了阴道正常的弱酸性环境,给细菌、病毒侵袭造成可乘之机,患者容易继发盘腔阴道感染,腹痛、分泌物异常等妇科炎症出现。

3、致癌肿:长期不规则子宫患者,或长期用激素治疗者,须注意子宫膜的变化是否发展成为腺瘤型增生期子宫膜或子宫膜腺癌。

类型

月经周期紊乱和子宫数量及性质改变为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月经稀发(oligomenorrhea)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常伴月经过少。

二、月经频发(polymenorrhea)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常伴月经过多。

三、月经过多(hypermenorrhea or menorrhagia) 系指量过多和/或伴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

四、月经不规则(metrorrhagia)指月经周期不规则,而量不多者。

五、不规则性月经过多(menometrorrhagia)指月经周期不规则并伴量过多,期延长者。

六、月经过少(hypomenorrhea)指月经周期规律,仅量减少者。

七、月经中期出(intermenstrual bleeding) 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常伴排卵和排卵痛。

临床分型

一、无排卵型功 依年龄分为两组。

(一)青春期功: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二)更年期(围绝经期)功: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其间无排卵功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量过多,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子宫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子宫

二、排卵型功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排卵型月经失调

1.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并月经过少,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2.排卵型月经频发: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发育加速,卵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二)黄体功能障碍

1.黄体不健: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前出月经过多,并不孕和早期流产病理为不规则成熟(irregular ripening)或分泌化不完全(imcomplete secretion)。

2.黄体萎缩不全: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膜不规则性卸(irregular shedding)。期延长,淋漓不止,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多见于人工流产产后,子宫息肉子宫肌病者。

三、月经中期出 亦称排卵期出。常伴排卵痛(intermenstrual pain or mittelschmerz)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起少量出(1~3天)和腹痛。个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成假性月经频发(pseadopolymenorrhea)。

疾病症状

更年期功,其症状可以表现为两种情况:出量多,持续时间长;绝经一段时间后,突然又大量出。专家提醒更年期妇女,在出现子宫症状时,首先必须通过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明确病因后再进激素治疗,同时以补等治疗措施。

临床表现

1、月经周期和期不规则:月经周期和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2、月经量的改变:部分妇女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但有的妇女表现为量明显增多,伴有大块,大量出,严重者出现心慌头晕贫血症状

3、月经周期不规则: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诊断检查

一.详细询问病史

1.详细询问发病年龄、月经周期、期变化、出持续时间、失量、出性质、病程长短及伴随症状,并与发病前月经周期比较。

2.就诊前是否接受过分泌治疗。

3.出前有无停经,有无早孕反应

4.出时间过长或出量过多,应询问有无贫血症状

5.了解孕产史、避孕情况,有无不良精神刺激。

6.了解有无慢性病病、压、友病等。

二.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妇科检查等,以除外全身性疾病及生殖道器质性病变。

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有时子宫略有增大,或可触及胀大的卵巢

三.助诊断:

1.查常规、出凝时间、计数:

可了解贫血程度及除外液病。

2.诊断性刮宫:

要用于已婚妇女。

为排除子宫膜病变和达到止的,必须进全面刮宫,搔刮整个官腔。诊刮时应注意宫腔大小、态,宫壁是否平滑,刮出物的性质和量。为了确定排卵或黄体功能,应在前期或月经来潮6小时刮宫;不规则流者可随时进刮宫。子宫病理检查可见增生期变化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出现。

3.基础体温测定:

是测定排卵的简易可法。无排卵型功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型线;排卵型功基础体温测定呈双相型线。

4.子宫镜检查:

子宫镜下可见子宫膜增厚,也可不增厚,表面平滑,无组织突起,但有充。在子宫镜直视下选择病变区进活检,较盲取膜的诊断价值高,尤其可提高早期宫腔病变如子宫息肉子宫粘膜下子宫膜癌的诊断率。

5.宫颈粘液结晶检查:

前出现羊齿状结晶提示无排卵。

6.激素测定:

为确定有无排卵,可测定清孕酮或尿孕二醇。

病史中常诉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孕时流产。妇科检查生殖器官在正常范围。基础体温双相型,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上升幅度偏低,升高时间仅维持9-10日即下降。子宫膜显示分泌反应不良。

7.阴道落细胞涂检查:

一般表现为中、高度激素影响。

8.子宫输卵管造影:

可了解宫腔病变,除外器质性病变。

西医治疗

更年期子宫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是由于分泌改变激素减少、FSH和LH升高。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过度劳累和养不良造成的。

更年期功症状表现为月经改变:月经周期紊乱,以月经周期延长为多见,一般长者40-50天,甚至2-3个月以上,短者一月2次。月经期持续时间改变,期延长或缩短,而以延长为多见,常持续十多天或更长。外观及出量改变,量增多或减少,以增多为多见;淡红、暗红紫红,或伴有块或纤维组织月经周期、期、量三者可同时异常,或其中二者或一者异常。如周期正常,而量异常,或周期缩短或不规则而量减少,期延长等。

更年期功的治疗西医一般多使用激素治疗,激素可使子宫膜呈分泌期改变后落止。出不多者,每日用黄体酮10~20mg,多能在2~3天。出时间长,失多,应延长治疗时间,可服较大量人工激素,止后逐渐减量,法同前述。

另可用雄激素治疗。雄激素可使子宫膜增生情况好转;可产生负反馈而抑制下丘功能,使ESH、LH分泌减少,从而使卵巢激素分泌减少;有增强子宫肉及子宫管张力的作用;减轻盆腔充,减少出量。此外还有促进蛋白成作用,从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但雄激素一般不能单独用以止,可和激素激素应用,以弥补单一用药的缺陷及增强疗效,有时还可减少撤药性出。用法是月经量多时,可每日注丙酸睾丸酮25~50mg,连用3天。

亦有人对某些患者单独连续使用酮以抑制卵巢功能使之进入绝经期。用法为:下含服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或服10mg,每日一次,连服20天,停10天再继续同法治疗,可连用3~6个月。此法较简便,无撤药性出,但有压及心血管疾病或功损害者慎用。雄激素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产生副作用,如毛发增多痤疮、声音嘶哑等。

若治疗多时无效或长期治疗及观察有困难者,或≥55岁患者,均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更年期功属于“崩漏”范畴,病因与治疗原则与青春期功基本相同,但由于更年期妇女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功能性子宫有密切系,并与。治疗功能性子宫的代表清宫阿胶膏等,患者可以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中医认为:功能性子宫子宫膜增厚等疾病虚多实少,多不外乎肾虚血虚气虚化为,通过三焦,遍布全身,从而维持人体生殖器官功能。不足,不旺,生殖器官功能下降,子宫就会产生多种疾病。肾虚精气不足,月经自然紊乱。血虚气虚气虚液失固,从而可子宫膜增厚,功能性子宫。因此,治疗应从补、补、补入手,据不同的病因中医又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脾气虚型。常见症状为:出量多,气短无力面色苍白腹胀便溏、纳食减少,淡,苔白,细。 

2.两虚型。症见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头晕眩、出量多而色淡,淡苔白,细。 

3.肾阳虚型。症见膝酸痛、四肢怕冷、小便清长、出持续不断、色淡或暗等。 

4.肾阴虚者。症见面色潮红耳鸣腰酸足跟痛盗汗,五心烦热,月经量多而红、舌红虚数; 

5.热妄型。症见面红、口干喜冷饮、出量多色深红舌苔黄、数。  

6.肝郁气滞型。症见有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善太息量多或淋漓不止、舌苔黄,弦。

7.瘀滞型。症见部疼痛胀满、出量多,色紫黑有块、舌苔灰暗,弦涩。

疾病预防

我们应该警惕更年期功的出现,那么预防更年期功的措施有哪些呢?

1、注意期卫生:

除了要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外.还必须注意期卫生.每日要清洗会阴部1~2次.并勤换月经垫及裤;劳逸适度.尽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注意饮食:

饮食要清淡,但是要确保足够的养。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改善贫血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用菜.服含的药物如硫酸亚服液等.增加.改善贫血状况。

4、注意事项:

平时注意不要冒雨涉水.衣裤淋湿要及时更换.避免侵入.防止滞.瘀阻冲任而致出过多或淋漓不净。

5、不可滥用激素

虽然激素可以缓解的很多病症,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宫颈囊肿

下一篇 宫颈水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