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真性菌尿

真性细菌尿是指:①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③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一次准确性80%;连续两次培养得到同一菌株,菌落数105/ml,准确性达95%;在临床上,只要有真性细菌尿者,便能诊断为尿路感染。①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③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一次准确性80......
目录

原因

在临床上,只要有真性细菌尿者,便能诊断为尿路感染。

检查

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

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

③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一次准确性80%;连续两次培养得到同一菌株,菌落数105/ml,准确性达95%;如中段尿培养杆菌菌落数在104~105/ml之间,列为可疑,应重复培养;如为球菌,中段尿培养菌落数200/ml,即有诊断意义。

鉴别诊断

症状菌尿:又称隐匿型菌尿,是一种隐匿型尿路感染,即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连续2次大于105/ml,且2次菌种相同,并确切排除了结果的假阳性)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的症状,但在有的病例仔细询问可发现轻微症状。其细菌来自脏或来自膀胱。无症状性细菌尿比有症状者发病率要高,在16~65岁的女性中发病率均为4%,男性为0.5%,在女性患者中虽然有1/4菌尿可自消失,但亦不断发生新的细菌尿,故4%的发病率是相当恒定的。

菌尿:通常情况下,尿液是无菌的,但是尿道周围及尿道的下1/3是有菌的。因此,从人体排出的尿液可以沾染上一部分细菌。但是,清洁中段尿的含菌量不应超过105/毫升。如果连续两次化验含菌量大于或等于105/毫升,且为同一菌种,又没有尿路感染(尿频尿急或下不适等)症状,就可诊断为真性菌尿,又称为症状菌尿

糖尿:是指在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所起的糖尿的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糖尿和继发性糖尿白细胞尿:指新鲜离尿液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或者一小时新鲜尿液白细胞数超过40万或者12小时尿液中超过100万个。

高草酸尿:原发性高草酸尿症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有两种临床类型,即Ⅰ型和Ⅱ型高草酸尿症,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型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区,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1,约12%患者在1岁以前发病。65%在5岁以前发病。本病要表现为结石钙盐沉着及组织钙盐沉着。

患者有反覆发作的绞痛和血尿,常继发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组织钙盐沉着多发生于心脏、男性生殖器官骼。草酸钙结晶则可沉着于管壁。病情进展迅速,逐渐出现尿毒症,此时可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婴儿期发病者多在20岁以前死亡,成年发病者预后相对较好。

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

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

③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一次准确性80%;连续两次培养得到同一菌株,菌落数105/ml,准确性达95%;如中段尿培养杆菌菌落数在104~105/ml之间,列为可疑,应重复培养;如为球菌,中段尿培养菌落数200/ml,即有诊断意义。

缓解方法

1.性生活后马上排尿:性交后马上去洗手间,即使细菌已进入膀胱,也可以通过排尿将它排出体外。

2.及时排尿:排尿时,尿液将尿道阴道的细菌冲刷掉,有天然的清洁作用。

3.避免污染:起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它寄生在肠道里,并不起病症,但如果由肛门进入尿道,就会导致尿道发炎。所以大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要从前往后的顺序,以免污染阴道。如果洗手间有冲洗设备,最好认真地冲洗肛门部位。

4.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橙汁、柠檬酸、猕猴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5.向医生咨询:有时候即使做到了所有应当做的事情,仍然会得感染。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尽快向医生求教。如果常性的发生感染,像一年4―5次,那么千万不要忽视,有必要求助医生,制定一个预防或治疗计划,与医生一道查明是什么原因反复感染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黑根

下一篇 不排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