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心叶党参

党参(拉丁:Codonopsis cordifolioideaP. C. Tsoong):桔梗科、党参属有乳汁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身近于光滑无毛,有少数稀疏极短分枝,互生缠绕,叶柄线状,叶片卵形叶脉明显,单生,花梗互生。花冠钟状,裂披针状三角深蓝色。蒴果下半部半球状,种子近于椭状,色为棕色细小的、9-10月结果。党参入药,用于病后体虚,自汗。(概述图参考来源......
目录

形态特征

党参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全体近于光滑无毛或叶片疏生短刺毛。未见。缠绕,长1米以上,直径约3-4毫米,有少数极短分枝

上的稀疏,互生,两约10厘米左右,叶柄线状,长5-9厘米,叶片卵形,甚大,长宽可达10×7厘米,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近于心形,湾缺叶脉明显,侧脉自基部分出,近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短细端通常仅2对生,叶柄较短,长不及1厘米,叶片叶片相似,但湾缺不呈而远较细小。

单生于腋外,花梗互生,长3-6厘米;花萼贴生于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三角状披针,长1厘米,宽5-6毫米,端渐尖,全缘,湾缺尖狭;花冠钟状,长约1.7-1.8厘米,直径约1-1.2厘米,端近于1/2浅裂,裂披针状三角深蓝色;丝基部扩大,长约5毫米,花药亦长约5毫米。

蒴果下半部半球状,上部有,直径约1.5厘米。种子多数,近于椭状,细小,棕色,有不明显网纹。果期9-10月。

产地生境

云南(福贡)。生于林中。

生长习性

喜温和凉爽候,耐部能在土壤地越冬。幼苗喜潮湿、荫、怕强光。播种后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后缺水可大批死亡。高温易起烂。大苗至成株喜阳光充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

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泡,边搅、边拌、边放种子,待水温降至不烫手为止。再浸泡5分钟。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再水洗数次,置于砂堆上,每隔3-4小时用15℃温水淋一次,过5-6天,种子时即可播种。也可将布袋种子置于40℃水洗定次,保持湿润,4-5天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在"霜降"至"立冬”之间播种,种子不需处理。保温和防止日晒,苗高薪-10厘米时逐渐拆除覆盖物,并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技术栽培

心叶党参苗定植,参苗生长一年后,春季或秋季定植,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时将参苗挖起,剔除损伤、病弱苗,20-30厘米沟深16-18厘米,株7-10米,将参斜放于沟,使头抬起,稍伸直,然后盖土填实,盖土以超过芦头7厘米为宜。

中耕除草:出苗后始松土除草,清除杂草是保产量的要措施之一。

追肥:定植成活后,苗高15厘米左右,可追肥人粪尿每亩1000-1500公斤,以后因、蔓长也不便追肥。

排灌:定植后应灌水,苗活后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烂

搭架:平地种植的参苗高30厘米,设立支架,以便顺架生长,可提高抗病力,少染病害。有利参生长结实

采收:移栽党参当年秋采收,挖出参洗净、粗细长短晾晒2-3成干,搓柔软晒干即入药。

病虫防治

病害

锈病始于5月中、上旬,6-7月份为发病盛期。均可被害。 防治法,发病期喷50%二硝2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腐病: 一般多在土壤湿温过高时。该病较易发生,发病初期,近地面须根变成黑褐色,轻度腐烂严重时,整个褐色状腐烂,地上部分枯死。防治法: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⑵雨季排水;⑶整地时每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病区。

虫害

地下虫害:4-5月要有地老虎,蛴螬为害嫩部。防治法:用敌百虫800倍液和一六0五乳1000倍液浇部诱杀。

蚜虫:可 用于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 红蜘蛛要病害幼苗及成植叶片可用50%虫螟松1000-2000倍液喷雾。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甘,温。

功能:补虚弱。用于病后体虚,自汗

用法用量: 3-5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血性恶露

下一篇 下腹坠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