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心叶荚蒾根

荚蒾荚蒾(拉汉种子植物称)的:Viburnum nervosum)为五福荚蒾属的植物。分布于尼泊尔越南不丹印度缅甸金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800米至4,500米的地区,见于林缘灌丛中、山坡林中、山或冷杉林下,前尚未由人工栽培荚蒾 (《高原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 【植物......
目录

中药材·版本一

  荚蒾 (《高原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   【植物态】荚蒾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湿,温。   【归经】入肝经。   【功用治】治湿麻木,筋疼痛,跌损瘀凝,气胀。   【用法与用量】服:汤,5~7钱;或浸酒。   【选】治湿疼痛:荚蒾五加皮淫羊藿松节秦艽服。

中药材·版本二

  【出处】出自《高原草药治疗手册》。   【拼音】Xīn Yè Jiá Mí Gēn   【英文】Root of Heartleaf Viburnum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Viburnum cordifolium Wall. Et D C.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切晒干。   【原态】显荚蒾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幼下面呈侧脉上,叶柄花序均被黄褐色簇毛状鳞片;二年生小褐色,平滑,疏生皮孔对生;叶柄粗壮,长2-2.5cm;叶片纸质,卵形至宽卵形,稀长卵形,长7-15cm,宽4-11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有时,边缘有不整齐钝或的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8-10对,伸出齿端,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小横列。聚伞花序同时放,直径5-15cm,第1级辐射5-7条;生于第2-3级辐射上;萼筒长约1.5mm,无毛,萼檐5齿卵形,被少数簇状毛;花冠白色或带微红,辐状,直径6-10mm,裂长国筒的2倍;雄蕊5,长不及花冠之半。核果,长约8mm,直径6-7mm,先红而后变黑色;核略扁,具1浅沟,具1深沟。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4500m的山工山坡林中,冷杉林下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西藏。   【化成份】岩白菜素(bergenin)[1],十六烷醇(cetyl alcohol),二十六烷醇(ceryl alcohol),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醉(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e acid),黄酮和皂甙的混和物,水解得槲皮素(quercetin),莨菪素(scopolet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和葡萄糖(glucose)[2]。   【性味】味涩;性温   【功能治】祛湿;活湿痹痛;跌打损伤;气胀   【用法用量】服:汤,15-20g;或浸酒。   【各家论述】《高原草药治疗手册》:治湿麻木,筋疼痛,跌损瘀凝,气胀。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