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心叶风毛菊

本品以山芍药之载于《植物实图考》卷九,谓:"山芍药生建昌。丛生绿,高三四。大如马蹄而尖,甚长,深齿粗纹,面深绿淡青。秋深,瓣尖如针,端有须,绿如刺,密攒而上,上医以风寒。"所附图:互生;叶片心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锐锯齿,类似掌状网叶柄长,基部扩大。头状花序,伞房状排列;总苞苞片多层,先端长尖。植物态酷似现在使用的毛菊。山芍药、马蹄细辛、......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粗厚。直立,无毛,上部伞房状或伞房花序分枝。基生落;下部与中部有长柄,柄长8-10厘米,叶片心形,长宽各10-18厘米,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部渐小,与下部及中部卵形,有短柄至无柄,基部心形或宽楔形部渐尖或急尖,边缘有锯齿花序叉上的更小,披针或长,全部两面绿色,下面色淡,上面被稀疏的糙毛,下面无毛。头状花序数个或多数在端成疏松伞房花序或伞房花序状排列,有长花梗总苞钟状,直径0.8-1.5厘米;总苞5层,中部以上有短附属物,附属物草质,渐尖,反折或直立,外层卵形,长7毫米,宽3毫米,中层卵形至长,长8-11毫米,宽4毫米,线形,长1.3厘米,宽2毫米。小花紫红色,长1.2厘米,细管部与檐部各长6毫米。瘦果柱状,褐色,长6毫米,无毛。冠毛褐色,2层,外层短,单毛状,长3毫米,层长,羽毛状,长1.1厘米。果期8-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陕西(山阳)、浙江(昌化)、河南(嵩县、商城)、安徽(九华山、岳西、金寨)、湖北(恩施、房县、巴东、农架)、湖南(新宁、武岗、溆浦)、四川(南川、城、巫山、巫溪)、贵州(梵净山、凯里)。生于林缘、山谷、山坡、灌木林中及石崖下。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

药用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治:祛;止痛。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服:汤,6-15g;或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菊的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苗药】盘龙草,盘龙耖:用于,镇痛《湘蓝考》。【侗药】谁弄Suic Longl:全草治急性肠胃炎[12]。

(马蹄细辛):辛,温。,镇痛。用于关节痛,恶寒头痛,劳伤,咳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