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糖尿

糖尿(glucosuria)一般是指葡萄糖尿。葡萄糖尿的出现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糖过高,超过正常人糖阈值时,即糖超过8.8~10mmol/L时,或小球滤出葡萄糖速度大于小管回吸收葡萄糖时,即可出现糖尿。(一)糖过高性葡萄糖尿1、糖尿病(真性糖尿病)2、肢端肥大症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嗜铬细胞5、库欣综征(皮质醇增多症)6、胰岛α细胞7、色病8、上腺皮质激素糖尿......
目录

症状起因

(一)糖过高性葡萄糖尿

1、糖尿病(真性糖尿病)

2、肢端肥大症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嗜铬细胞

5、库欣综征(皮质醇增多症)

6、胰岛α细胞

7、色病

8、上腺皮质激素糖尿

9、腺癌与腺炎

10、功能不全所致的糖尿

11、应激状态所致的暂时性糖尿

12、滋养性糖尿

13、药物与化毒物中毒

(二)糖正常性葡萄糖尿

1、糖尿

2、范可尼综

3、肾病慢性肾炎所致的糖尿

4、妊娠葡萄糖尿

常见疾病

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库欣综征、胰岛α细胞色病、上腺皮质激素糖尿病、腺癌、腺炎、功能不全、范可尼综征、肾病慢性肾炎等。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一)家族史

糖过高性糖尿多见于糖尿病(1型及2型),与遗传因素有,多有阳性家族史如糖尿病、肥胖压病等。

(二)饮食及生活习惯

1、典型的糖尿病者有三多症群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轻症者三多症群不明显或无症状,但平时食量较大或有吃甜食、夜宵等习惯,致体重超重或肥胖,少活动等。

2、不少患者首先发现并发症如易患疮疖肿、尿路感染、外阴瘙痒胆囊炎、结核病内障等而发现糖尿病。

3、糖尿时因小管功能受损使尿浓缩功能低下,排出大量低渗尿液致多尿多饮等病史。

(三)询问既往病史及用药史

1、有无病史、肠病史(急慢性腺炎吸肠手术史大部切除史、腺切除史)、肾病史、分泌疾病史(继发性糖尿病史)。

2、还应询问用药史,如利尿降压药史(噻嗪类利尿、呋塞米、依他尼酸、可乐定等)、苯妥英钠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四)个人史、月经史、分娩史等

许多分泌病所致高糖及糖尿时常伴月经紊乱。分娩巨大胎儿妇女等常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鉴别诊断

(一)糖过高性糖尿的鉴诊断

1、糖尿

(1)典型病人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配糖尿糖升高可明确诊断。

(2)对无明显自觉症状者,患者常因为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就诊于眼科、科、神经科、科、外科、妇科、呼吸科等,完善糖尿糖测定等才能确诊。

(3)糖尿病患者,尿糖可阳性,要是糖测定:空大于7. 0 mmol/L,餐后2h大于11.1mmol/L,或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有三点大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为糖尿病所致糖尿

2、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因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而糖升高,其糖升高所致症状糖尿病一样,但是:肢端肥大症者其糖尿症状在肢端肥大症之后出现;其糖和尿糖用胰岛素或服降糖药不易控制,如果垂体前出现退性变或垂体手术后搪尿病症状可自消失。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甲亢因为进食过多,肠壁流加速,糖吸收增多,加重胰岛负担,可致餐后高糖,大于糖阑可出现糖尿

(2)一般为餐后高糖,如果同时伴有空糖,那即是糖尿病与甲亢同患了。甲亢病人有明显的甲亢表现,控制甲亢后糖尿糖均恢复正常可助鉴

4、嗜铬细胞

(1)嗜铬细胞因为其分泌大量的上腺素和去甲上腺素,使磷酸化酶活动加强,促进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人所致。同时上腺素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垂体促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也可致高糖和高尿糖。

(2)但嗜铬细胞同时伴有压或阵发性压,完善发作时及尿儿茶酚胺或其代谢产物测定,及CT,核素追踪扫描等可助鉴

5、库欣综征(皮质醇增多症)

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糖原异生旺盛,抑制已糖磷酸激酶和对抗胰岛素作用,从而出现糖尿糖尿病。此综征时其胰岛线并不会出现胰岛功能减退改变,且此综征有典型的体征和压,高皮质激素等可助鉴

6、胰岛α细胞

胰岛α细胞产生糖素,糖素可迅速动员糖原而升高糖,作用较上腺素更强。临床上依靠及肿组织中之高糖素测定进

7、色病

色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因肠道常吸收过多质,清蛋白结超过饱和状态,而以含黄素式在身体各脏器沉积,尤以腺、肝脏、皮肤最明显。沉积在腺β细胞上糖尿,但患者还会出现肝大,暴部位或全身皮肤色素沉着、脱发睾丸萎缩、性功能减退,甚至功能不全等可助鉴

8、上腺皮质激素糖尿

(1)发病期间无真性糖尿病常见的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症状,尿量在正常范围。

(2)糖尿出现于饭后,空尿糖阴性。

(3)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也可出现耐量降低及高峰延迟。

(4)尿酮体阴性。

(5)糖尿为可逆性,停用激素后渐消失。

9、腺癌与腺炎

(1)腺癌患者除有糖尿症状外,体查可发现上部肿块,腺CT或MRI等可协助诊断。

(2)急性及慢性腺炎病程中可出现糖尿病与糖耐量下降性糖尿病,一般为短暂的,但也有少数可演变为永久。

10、功能不全所致的糖尿

严重肝脏疾病时,因为糖原成障碍,致糖高,可出现类似糖尿病的耐量线与糖尿,但空糖常降低,并可出现糖,可助鉴

11、应激状态所致的暂时性糖尿

急性感染、中毒创伤神经紧张、剧烈疼痛、剧烈运动、失水、失、缺氧,急性梗死等状态均为不同的应激原,在应激原的作用下,机体通过大脑一垂体一上腺系统,促使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大量分泌,使糖升高,并出现暂时性糖尿。此种病人应激过后,糖可自恢复正常。

12、滋养性糖尿

当进食大量碳水化物,特葡萄糖、浓糖水等时,因吸收过速,糖一过性超过糖阂而出现尿糖。还有切除术后、甲亢或功能不全时所产生的糖尿均属于滋养性糖尿

13、药物与化毒物中毒

咖啡因、茶碱吗啡类、一氧化碳、各种重金属中毒、氯仿、乙醚麻醉、氰化物中毒等均可致暂时性糖尿。有相药物使用史,停药后渐消失可助鉴

(二)糖正常性糖尿的鉴诊断

在确认糖正常性葡萄糖尿之前,应作多次糖和尿糖检查,在同一时间采集和尿标本,及进糖耐量试验,以防遗漏间歇性高糖。

1、糖尿

是因近端小管重吸收糖功能降低所致,小球滤过率正常。诊断要依据是:

(1)空及餐后糖均正常。

(2)多次尿糖测定均阳性,且为葡萄糖尿。

(3)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

(4)给高碳水化物或低碳水化物饮食,对尿糖无明显影响。

(5)注射胰岛素尿糖无变化。

(6)无明显多食、多尿多饮症状

(7)一般功能试验正常,少数可有轻度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多数有家族史,一般不转化为糖尿病。

2、范可尼综

也称葡萄氨基酸磷酸盐尿,因近端小管先天性缺陷,患者多尿,尿中排除大量葡萄糖、氨基酸和磷酸盐。服用变质的四环素可致本征。首发症状常为骨痛,因软化所致,可发生自发性骨折,走路困难,全身衰竭,而氨基酸糖正常。

3、肾病慢性肾炎所致的糖尿

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障碍所致,糖正常,有肾病依据可助鉴

4、妊娘期葡萄糖尿

妊娠糖阈降低所致,尿糖分娩后消失。注意与妊娠糖尿病鉴,但后者糖会超过糖尿病诊断标准可助鉴

(三)非葡萄糖尿的鉴诊断

1、有使用水杨酸、安替比林、大量维生素C、大量链霉素等病史。

2、实验室测定并非是葡萄糖尿,而是果糖尿、或乳糖尿、或戊糖尿,作其测定可助鉴

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详细查体是糖尿病因诊断中除病史以外又一重要线索。体态肥胖、脂肪分布均匀或以上半身肥胖,多见于糖尿病2型。

2、许多继发性高糖和糖尿都有特殊体态,如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糖素嗜铬细胞、严重肝脏病等。

(二)实验室检查

1、糖定性和定量

(1)尿糖定性试验

一般用铜还原法和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法,前者特异性较差,尿中有戊糖、乳糖、半乳糖、果糖等均可呈阳性,尿中含有某些物质如维生素C、水杨酸盐等也可呈阳性;后者特异性较高。

(2)尿糖定量

以了解患者24h尿液中排出糖的总量,借以判断患者代谢情况的改善或恶化。一般情况尿糖排出量与糖水平平,但当患者小球病变致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小管功能正常时,可出现糖很高但尿糖量不增加现象。尿糖定量可用邻甲苯胺法或铜还原法,糖测定的法也适用尿糖定量。

2、糖测定(浆真糖法)

正常人空糖浓度为3.9~6.1mmol/L(70~110mg/dl)。糖尿病时空糖≥7. 8 mmol/L(140 mg/dl),餐后2h糖≥11.1mmol/L(200 mg/dl)。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适用于糖尿阳性,空糖>5.9~<7.8 mmol/L(>106~<140mg/dl),临床疑有糖尿病者。若空糖≥7.8 mmol/L,糖尿病诊断已能确定,此时再服用大量葡萄糖可增加胰岛负担,应免试。临床最常用的是服75g葡萄糖(或每公斤体重1.75g)法。试前体息30 min,受试者空10~12 h抽空后将溶于250~350 ml水中的75g葡萄糖液于5min饮完,然后于30、60、120、180min分糖(必要时可延长至4~5h),同时每次收集尿液测尿糖(定性)。正常人服糖后几乎全部被肠道吸收,高峰在服糖后30~60 min峰值<9.4~10 mmovL (170~180 mg/dl),2h恢复正常或7.2mmol/L(130mg/dl)以下,3h降至空腹水平以下。尿糖阴性。年龄超过 50岁后糖耐量有生理性降低,于1h峰值每增长10岁糖增加0.56 mmol/L(10 mg/dl)。低糖饮食或饥饿状态可使糖耐量减低,于试验前3d应调整饮食,使每日糖类不少于250g才能获得可靠结果。

4、皮质素葡萄糖耐量试验

对于OGTT尚未能确诊的可疑病例可采用此法:于试验前8h及2h可的松50mg,或者于试验前2h服泼尼松10mg,后OGTT法进,判定结果同OGTT。

5、其他检验

(1)、尿分泌激素测定:ACTH、TSH、GH、皮质醇、、T3、T4、儿茶酚胺、糖素等对分泌病性高糖及糖尿的诊断有助。

(2)功能测定、血尿渗透压测定、血尿pH值测定、尿相对密度、分析等,对糖尿的诊断有助。

(3)功能测定:对源性高糖及糖尿诊断有意义。功能不全时果糖、半乳糖利用失常,液中浓度过高可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

(4)液电解质分析对糖尿病因诊断有益。

(三)器械检查

对于腺炎、腺癌、嗜铬细胞、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征等起高糖及糖尿的疾病,常需借助于B型超声、X线、CT, MR1等器械检查。

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

(一)宣教

糖尿病病人进糖尿病知识宣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通过宣教,可使病人及其家人掌握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糖尿病膳食配制及自我保健,会自我监测糖等。

(二)饮食治疗

使病人得到足够且均衡的养,维持理想体重,保持良好的糖控制及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算出每天所需热卡。

2、进养素的理调配。

3、分配每餐份量。

(三)运动治疗

适当运动可有下列好处:

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糖;

2、在控制饮食前提下,可使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

3、运动可降低环中极低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固醇,甘油三酯,及胰岛素水平,故有利于防止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4、可减少胰岛素或服降糖药量,因运动增加糖利用;

5、增强病人工作能力,提高病人生活信

6、运动量应因人而异。

(四)服降糖药

1、磺脲类

胰岛素促分泌,包括: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适应于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单用双胍类糖控制不理想等时。

2、双胍类

可减少糖原异生及葡萄糖输出,促进细胞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肉等外周组织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1型糖尿病人配胰岛素治疗,磺脲类治疗2型糖尿病人疗效不满意时的配治疗。

3、α-糖酶抑制

可抑制小肠中α-糖苷酶,使葡萄糖吸收延缓。

4、胰岛素增敏

可增强胰岛素在肝脏、脂肪组织组织的靶细胞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5、胰岛

有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据其作用时间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适应于: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有下列情况时:

①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

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吸收不良。

并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急性梗死、管意外等应激状态。

糖尿网膜病变增生期,糖较高。

功能不全。

妊娠期及哺乳期。

服磺类降糖药继发失效。

⑨病人同时患有需用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或垂体前激素治疗的疾病。

⑩显著消瘦的病人。

(3)妊娠糖尿

6、糖尿病监测

这点很重要,需定期监测空及餐后糖,脂,压,体重指数,眼底,电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多尿

糖升高后,超过糖阈8.8~10mmol/L时,出现尿糖,渗透性利尿多尿

2、多饮

因为多尿脱水所致。

3、多食

因为缺少胰岛素时,葡萄糖原或糖原储存减少,葡萄糖被组织器官的各种细胞摄取利用减少,大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除,体缺乏热能,病人所以感觉饥饿,食量增加。

4、体重下降

机体缺乏胰岛素,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糖原成减少,葡萄糖排除增加,要依靠脂肪分解提供热能,所以体重逐渐下降。

5、一些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

视物模糊,肢端麻木,浮肿,外阴疹痒等。因人而异。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