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新疆藜芦

新疆藜芦,中药。为百合植物阿尔泰藜芦Veratrum lobelianumBernh的。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具有止痛,杀虫,涌吐之功效。常用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恶疮,癫狂壅。。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止痛,杀虫,涌吐。用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恶疮,癫狂壅。1、治跌打损伤,湿疼痛:藜芦3g,土当归30g。共为细末,每服3g,姜汤或白送服。2、治......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

肝经

功效

止痛,杀虫,涌吐。

主治

用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恶疮,癫狂壅。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损伤,湿疼痛:藜芦3g,土当归30g。共为细末,每服3g,姜汤或白送服。

2、治顽癣疥疮藜芦苦豆子白鲜皮大黄各15g。水熏洗患处。(1-2出自《新疆草药》)

3、治伤风藜芦大戟甘遂等分。共为细末,调蜂蜜为饼,贴伤处(贴药后病人作响为见效)。(《新疆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服:研末,0.3-0.6g。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或汤薰洗。

使用注意

体弱气虚者及孕妇服。服之吐不止者,可服葱汤解。

采集加工

秋后采收,切晒干。

形态特征

植株高1米许,下部连叶鞘直径2-3厘米,基部具无网眼纤维束。下部的较大,宽卵状,长约20厘米,宽10-16厘米,先端钝或渐尖,面密生微柔毛,向上逐渐变小成披针花序通常长30厘米左右,具多数近等长的侧生总状花序,每一侧生花序常常又再次分枝,总轴和轴密生灰色柔毛;密生,黄绿色;花被,长11-12毫米,宽4-4.5毫米,先端略尖或钝,基部收狭成近柄状,边缘具不甚明显的细牙齿花梗短于苞片,长1-2毫米,生柔毛;雄蕊长约为花被的1/2-3/5;子房长于宽,无毛。蒴果长2-2.5厘米,宽约1厘米。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下阴湿处,常成聚生。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

2、杀虫;

3、其他作用:具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服能催吐祛

相关论述

1、《新疆草药》:“止,镇痛,催吐,杀虫。”

2、《新疆药用植物志》:“治跌打损伤,湿疼痛,疥癣,恶疮,杀诸虫毒。”

附注

藜芦全株有毒,部毒性较大,需慎用。据《南要有毒植物》报导:“藜芦中毒症状发热疼痛,流水,恶心,疝痛,下痢,无力,出汗,意识丧失,严重时便血率不整,震颤,痉挛,谵语昏迷不醒,最后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民间服葱水或用雄黄、葱头、猪油同浓冷服,也可解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