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杏叶防风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肉质,细长,单生,有效条侧根棕黄色。,具多数白色细直槽,中空,幼嫩部分具短柔毛。基生心脏或卵状心形,长2.5~4厘米,宽2~3.5厘米,边缘有小锯齿叶柄长3~7厘米;呈3出复叶状,小叶片卵状心脏,愈上愈小,呈3~5深裂,裂狭长,具不规则的尖齿;最上部者只有叶鞘花序生及腋生,花梗10~16个,皆具疏生短柔毛;总苞无或有1~......
目录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100厘米。,长5-15厘米,径0.5-1厘米,有少数支或不分支。直立,通常单生,稀为2,被柔毛,上部有少数分枝。基生4-10,有柄,包括叶鞘长2-20厘米,有毛;叶片不分裂,心形,长2-8厘米,宽2-7厘米,或较小,长宽各1厘米左右,稀为三出分裂,近革质;少,中、下部有柄;单叶或三出分裂,稀为羽状分裂;上部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叶片3裂或1-2回羽状分裂,裂披针,所有的裂两面都有柔毛,边缘有齿花序少,有长梗;通常无总苞,偶有1-7,线形全缘或3裂;伞辐(6-)10-25,长1.5-4厘米,有毛,或稍粗糙;小总苞1-6,线形,等于或长于花柄;小花序10-20,花柄不等长;小花序的外缘发育,中间的近于无柄,有的不育;无萼齿花瓣白色,间或微带红色心形,基部楔形端凹陷,有折的小面有毛;花柱花柱长约为花柱基的2-3倍,向两侧弯果实卵球,基部心形,有状突起,果棱线形;每棱槽有油管2-3,或单生,合生面油管2-4;胚乳面平直。果期6-10月。

基本信息

: (Wight et Arn.) Franch.、   杏叶防风、山当归、兔防风杏叶茴芹、防风犁头尖、马蹄防风马蹄、清当归、骚羊古、騒羊古、小菊花、羊膻臭、阳山臭、白草、杏叶回芹、英雄草

:骚羊古、瘙疡(《草木便》), 蜘蛛香,山当归(《分类草药性》), 小菊花、 山茴香、大药(《贵州民间方药集》),九月白草、 天蓬草土当归、满身、三足蝉,白箭(《修订增补天宝本草》), 蛇倒退(《贵阳民间药草》),白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马蹄防风(《滇南本草》整理本),阳山臭、 犁头尖、清当归(《四川中药志》),羊膻臭、 马蹄、 地胡椒(《云南草药》)。

功用治:行气温中,祛湿,活消肿。治痛,胸冷痛,湿麻木,筋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

来源:为伞植物杏叶防风或全草。

生态环境:生于草坡或稀疏的灌丛、栎林、松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除去泥杂,晒干。

【药材】干,长约5~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稍弯,偶有分歧。外表棕黄色,有横皮孔及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稍平坦。中木质部白色皮部稍宽,粉白色,具棕红色油点。微香;味略苦涩。灰绿色,皱缩。微;味涩。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茴芹所含之茴芹油可作芳香性驱,并有抗真菌作用;茴芹油还对肠运动、分泌功能有促进作用;又可用于气管炎作保护

性味】辛,温。

文献论述

①《滇南本草》:"温中。治九种胃气痛,胸疼,寒疝偏坠,热往来痰疟。"

②《草木便》:"消瘰疬,破症;疗蛇伤,肿毒,跌损。"

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瘰疬,痒子,肠风痛,筋疼痛,湿麻木。"

④《贵阳民间药草》:"温中,止痛。治中寒发痧,痛,腹痛。"

⑤《四川中药志》:"治流痰,蛇咬伤,及凉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尿道口疼

下一篇 杏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