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熊胆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中医等亚洲传统医认为熊胆汁有清热解毒、平、杀虫止的功效。因此,亚洲各国都有延续数千年的杀熊取的传统。 随着现代医的发展,熊胆的医药价值被逐渐明并非不可替代;同时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觉醒,猎熊取为在近20年才逐步减少。干胆囊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长10~20厘米,宽5~8厘米。表面灰黑色棕黑色,显光泽,有皱褶,囊皮薄,迎光视之,上部......
目录

药品性状

胆囊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长10~20厘米,宽5~8厘米。表面灰黑色棕黑色,显光泽,有皱褶,囊皮薄,迎光视之,上部常呈半透明。质坚硬,破后,断面纤维性。囊藏有干胆汁,习称"仁",呈块状、颗粒状、粉末状或稠膏状。有光泽,色不一,金黄色透明光亮如琥珀,质松脆,味苦回甜者习称"金"或"铜";黑色、质坚而脆或呈稠膏状者,习称""或"";黄绿色、光亮较差、质亦较脆者,习称"菜"。微清香或微腥,入溶化,味极苦,清凉而不粘。以个大、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

云南黑龙江、吉林。此外,贵州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甘肃、湖北、湖南陕西福建等地亦产。以云南所产的"云"品质最优;黑龙江、吉林所产的"东"产量最大。

药品采集

亚洲黑熊因为人们对其胆囊的需求而被捕杀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了,人们为了区区3盎司重的熊胆,就到野外捕杀黑熊。直到20年前,亚洲各国(如韩国、中国、越南)才其它法,结束这种残忍的做法。

传统医使用熊胆酸已有3000年历史,而熊是唯一能大量产生酸的哺乳动物。但研究表明,熊胆完全可以用更便宜有效的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草药来替代。这一点也得到了许多当代中医药师的认同。

世界上有八大类熊。除了 熊猫,其他种类的熊的数量均由于熊胆交易而大幅减少。亚洲黑熊所受的影响最大。亚洲黑熊又叫月熊,因其胸前长有美丽的新月金毛而得。亚洲黑熊已被列入 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也即被列为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在很多亚洲国家,人们把导管插入黑熊,或实施所谓的先进"活熊取“,该法因为过于残忍,而遭到各个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

自1993年起, 亚洲动物基金的工作团队就始为结束养 熊业而积极找解决案。基金会将继续与亚洲各国的有政府部门以及社团组织作,使 身陷囹圄的黑熊离苦海。

替代物品

草药

从传统医的角度来看,熊胆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动物性药材。它起到作用并不是无可取代的。事实上,熊胆只是一味普通的中药。中国传统医的实际操作中,因症施药的情况下它能被许多草药所取代使用。《 黄帝》、《 伤寒论》等四大中医典中所提到的病症中一些可以用其他草药取代熊胆的药,都会用到草药来取代熊胆,这是古代社会对野生熊类资源的一种保护性措。

中华国医医药协会香港地球仁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包括: 常春藤蒲公英菊花鼠尾草大黄等。

人工合成

熊胆汁中的有效成份熊胆酸1954年首次在日本成功成。从死鸡体提取的熊胆酸,经证明,可以有效治疗病。

在亚洲,酸的消费量远远超过真正的熊胆日本韩国、中国每年消费的酸是100吨。全球消量大约为这三个国家的2倍。

成的熊胆酸(从猪牛胆汁中提取,甚至无需从动物身上提取),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安全药物。在全世界广泛用于治疗 结石、原发 硬化、 自身免疫性炎、结肠癌等疾病,效果显著。

熊胆酸的药品一般为ursodiol。其商品在美国有Actigall,Urso;在英国为:Destolit,Urdox,Ursofalk,Ursogal;在 南非为Ursotan。

前正在进使用熊胆酸治疗慢性丙型炎的临床试验。

2002年,美国的一项医研究表明:酸可以穿透屏障,可能有助于医治 帕金森氏综症、 亨廷顿综症以及 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研究者特强调,这种酸能够人工成。

明尼苏达州大的斯迪尔教授是医、遗传、细胞生物及其发展面专家。他正致力于使用熊胆酸治疗亨廷顿氏综症。他实:熊胆酸完全可以人工成,无需从动物身上获取,生产成本低

前,许多西国家都已始生产人工成的熊胆酸,我国也有进,当然他们手中持有专利,对我们的熊胆药品成冲击。实际上,西许多企业都在利用许多 中药提取,研究人工成药品,麻黄素、麻黄碱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副作用也较中药原药材有明显增强,甚至成为有成瘾性的毒品。

医学作用

成分

胆汁酸20%~80%, 要为熊胆特有的熊去氧酸(ursodeoxycholic acid), 优品可达70%以上, 并有 去氧酸(chenodeoxycholicacid)、酸及去氧酸等.这些酸通常与 牛磺酸(taurine)、 甘氨酸结, 并成钠或钙盐存在, 如 牛磺熊去氧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及牛磺去氧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 前者系解痉有效成分.熊去氧酸熔点202℃, 旋光度+53.07,可借以与其他动物.化成分研究进展:略

理化鉴

1. 取仁少许投入水中, 可在水面盘旋而逐渐溶解, 显黄色线状下沉器底而不扩;另取仁碎末用烧之则起泡而无腥

2. 取仁粉末在紫外灯下应显黄白色荧光, 而不应显棕黄色光;另取粉末约0.2g溶于7% 酸溶液20ml中, 溶液不应显浅蓝色乳浊荧光(与牛、羊胆).

3. 取仁0.5g, 用5% 氢氧化钾液溶解, 沸水解后, 加盐酸酸化, 以乙醚萃取, 乙醚液水洗, 去乙醚, 得游离的熊去氧酸及去氧酸;提取物溶于2%氨水, 再加10% 氯化钡溶液, 滤过, 沉淀(去氧酸钡盐)加10% 碳酸钠溶液, 加热, 除去钡盐, 加盐酸酸化, 用 乙醚萃取, 去乙醚, 以酸乙酯溶解残渣, 放置后滤过;取析出的结晶(去氧酸不析出结晶)干后测定熔点, 如为202℃, 则为熊去氧酸.此法亦可密称量结晶, 以测熊去氧酸的含量.

4. 薄层层析:取仁约100mg, 加甲醇10ml, 温热使溶, 放冷滤过, 滤液浓缩近干, 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 水水解5小时, 放冷,加盐酸至pH2~3, 以酸乙酯萃取2次, 酸乙酯液, 浓缩至约5 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酸、熊去氧酸、猪去氧酸、去氧酸及去氧酸各约1mg, 分加甲醇1ml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溶液点样于同一硅G 薄层上, 用异辛烷-乙醚-酸-正丁醇-水(10∶5∶5∶3∶1)的上层液展16~18cm, 取出, 晾干.喷雾30%硫酸, 105℃干10分钟, 供试品应有与熊去氧酸相同的斑点.

药理作用

仁具解痉作用.云南的水溶液对离体蛙少量兴奋、大量抑制.熊去氧酸能促进体疲劳物质的分解与排泄, 并能增加维生素B1、B2的吸收.熊去氧酸对士的宁起的 小中毒有解毒作用, 与去氧酸钠及酸钠用, 其作用能增强.尚有健、镇痛及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淋巴管破裂

下一篇 泌尿道破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