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菌尿

菌尿是指清洁外阴后在无菌技术下采集的中尿标本,如涂每个高倍镜视野均可见到细菌,或者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0000每毫升。通常情况下,尿液是无菌的,但是尿道周围及尿道的下1/3是有菌的。因此,从人体排出的尿液可以沾染上一部分细菌。但是,清洁中段尿的含菌量不应超过105/毫升。如果连续两次化验含菌量大于或等于105/毫升,且为同一菌种,又没有尿路感染(尿频尿急或下不适等)症状,就可诊断为真性菌尿......
目录

基本内容

通常情况下,尿液是无菌的,但是尿道周围及尿道的下1/3是有菌的。因此,从人体排出的尿液可以沾染上一部分细菌。但是,清洁中段尿的含菌量不应超过105/毫升。如果连续两次化验含菌量大于或等于105/毫升,且为同一菌种,又没有尿路感染(尿频尿急或下不适等)症状,就可诊断为真性菌尿,又称为症状菌尿

病因

 孕期菌尿是妇女怀孕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为4%~10%。孕期菌尿最常见的病原菌大肠杆菌,约占80%以上,其次为变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杆菌、肠球菌、粪链球菌以及金黄色或白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在怀孕前就已存在于尿道中。妊娠早期,由于孕酮分泌增加,使肾盂盏、输尿管的张力减退,妊娠后期,扩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尤其是右侧输尿管),可使尿液排泄不畅、滞留,这些均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此外,孕妇尿液中养成分的增加,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分娩膀胱受压、受伤,剖宫产后的排尿困难和导尿管的使用,也增加了细菌上性感染的机会。因此,妊娠期间,菌尿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有人发现,孕妇的年龄越大,妊娠次数越多,菌尿的危险性越大。

预防

  孕期菌尿一般不易被发觉,为此,专家建议,孕妇在怀孕早、中、晚期和产前,应常规作清洁中段尿的细菌培养,以了解有无菌尿存在。

菌尿应该如何诊断

  据尿中的细菌含量来诊断。

症状混淆

  1 症状菌尿:亦称隐匿性菌尿,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症状症状菌尿常见于女性,临床上常无泌尿系感染症状和体征,尿常规检查改变不明显,仅有细菌尿。此病可由症状泌尿系感染演变而来。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细菌可来自脏或膀胱,故对有持续性细菌尿的病例需进一步定位,并检查是否有泌尿系解剖上的异常,给以恰当的治疗。

  2 尿道症: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症。病人间歇或持续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症状,常以尿频要表现。多为女性,但多次尿培养均无细菌。其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人认为,与尼龙裤、妇科炎症、过分焦虑尿道动力功能异常等因素有。急性尿道症在临床上常可见到,有时中年女性激素分泌降低,阴道尿道粘膜分泌的粘液减少,同时会阴道尿道粘膜干涩,局部抵抗力降低、易泌尿系感染外,无泌尿系感染时亦可出现排尿不适感,且反复多次作尿沉渣和尿培养均阴性。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小量的尼尔雌醇治疗,同时穿宽松的棉衣裤对症状有明显改善。另外,诊断此病时要同时排除泌尿系结核、厌氧菌、真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3 隐匿性小球,肾炎:此病以单纯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但有些病人会伴有白细胞尿,但这类病人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后,红细胞尿、蛋白尿仍然持续存在。必要时可作活检进

  4 结核:结核以血尿要表现,伴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易误诊为泌尿系感染。但如患者过积极抗炎治疗后,仍然有尿频、排尿不适感或尿沉渣异常,应高度重视有无结核,仔细检查是否有结核或盆腔结核的存在,同时作皮肤OT试验,结核抗体检查,尿沉渣涂找抗酸杆菌和结核培养,如为阳性,应诊断为结核。据尿中的细菌含量来诊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褐色尿

下一篇 间歇性血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