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细芦子藤

细芦子藤 芦子藤(:Piper mullesua,又:短蒟),胡椒胡椒植物。其分布于中国海南四川南部,云南西藏南部等地。芦子藤为木质攀援藤本。其除花序轴和苞片柄外无毛;纤细;纸质至薄革质,、狭或卵状披针叶脉5~7条,在面强壮凸起,小横走,网状明显;叶柄纤细,仅基部具鞘;两性;花序短,近球;总花梗长2~3毫米;苞片雄蕊2枚,花药丝与花药近等长;子......
目录

形态特性

木质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苞片柄外无毛;纤细,质硬,下部具状凸起。纸质至薄革质,无腺点,、狭或卵状披针,长7.5-9厘米,宽3-4厘米,端尾状渐尖,尖头钝而常偏斜,基部短狭或楔形,两侧相等或略不等;叶脉5-7条,在面强壮凸起,最上1对常互生,离基1-2.5厘米从中脉发出,如为7时,则最外1对极细弱,小横走,网状明显,叶柄纤细,长7-20毫米,仅基部具鞘。两性;花序短,近球,在小对生,长约3毫米,直径2.5-3毫米,于果期延长增大;总花梗长2-3毫米;苞片,边缘不整齐,具短柄,盾状,直径约1毫米,面无毛,苞片柄和花序轴被毛;雄蕊2枚,花药丝与花药近等长;子房倒卵形柱头3-4,很小。浆果卵形,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端具4角,直径约2.5毫米。期5-7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中、溪涧便或山坡。

分布范围

分布于海南四川南部、云南西藏南部等地。

主要价值

药材性状

,纤细,下部具状突起,质硬。叶片多皱缩,展平后或卵状披针,长7-9cm,宽2-4cm,先端尾状渐尖而常偏斜,叶脉面明显突出,侧脉5-7条,最上1对离基从中脉发出,网明显;有叶柄并具鞘。常带有近球花序花序轴有毛。香,味辛辣。

入药部位

全株。

性味

味辛,性温。

功效

瘀止痛,消肿解毒。

用于湿痹痛,四肢麻木外感风寒,喘咳,脘冷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牙痛,疮疖肿痛,烫伤,蛇虫咬伤

配伍

1、治湿腿痛,关节炎,四肢麻木,感冒:钮子跌打9-12g。水服。

2、治跌打损伤,骨折:鲜钮子跌打。捣烂,包患处。(1-2出自《云南草药选》)

用法用量

服:汤,6-10g;或。外用:适量,鲜品捣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碎鲜用或晒干。

论述

云南思茅草药选》:“湿痹痛,四肢麻木外感风寒,喘咳,脘冷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牙痛,疮疖肿痛,烫伤,蛇虫咬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营养障碍

下一篇 运动耐力降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