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息肉

息肉 息肉(Polyp)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腺瘤及其他肿等。息肉属于良性肿的一种,临床表现多见炎性息肉腺瘤息肉和某些肠道息肉征。"息肉",就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大多数息肉都是隐生长的,很难被发现。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腺瘤及其他肿等.息肉临床表......
目录

临床症状

"息肉",就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上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大多数息肉都是隐生长的,很难被发现。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腺瘤及其他肿等.息肉临床表现多见腺瘤息肉和某些肠道息肉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

儿童型息肉要发生在 5~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和便后出症状,出鲜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

疾病分类

息肉

息肉nasal polyp,科疾病,发生于鼻腔的赘生物。中医称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煿厚味,蕴生湿热;上,结滞窍;或风热毒侵袭不得宣畅,积聚窍所起。要表现为有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红,触之柔软而不痛 ,伴有持续性鼻塞 ,嗅觉减退,涕增多,头痛头昏等 。治疗以外治为,可用硇砂、明矾等,以水或香油调匀,息肉部。治宜清热泻湿宣肺结,用辛荑饮等。

息肉

息肉通常是上消化道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息肉有单发性息肉和多发性息肉,如果的部分黏膜或全部黏膜表面布着大量大小不等的息肉则称为息肉症。息肉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息肉又称息肉腺瘤,其病变性质属于肿性增生,可发生癌变。假性息肉则为炎性黏膜增生而成的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成的。

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来源于宫颈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层柱状上皮覆盖有丰富的微管,因而鲜红、柔软脆弱。轻轻触动就会出,以至于常发生感染而溃疡另有一种来自宫颈阴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复层鳞上皮所覆盖,由于间质要为纤维结缔组织所以色浅红,质较韧,基底较宽病位表浅。

息肉

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成的。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

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痔疮的一种,无症状静止期的,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并发症出现,需治疗,有癌变的可能性。另外还有注射疗法,冷冻疗法等。当非手术疗法失败或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广泛破坏,成,症状或嵌顿等,应采取手术治疗。

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声带息肉十分常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要表现为声嘶,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息肉过大堵塞喉腔,可呼吸困难镜检查可以确诊。治疗要以手术摘除为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的表现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病理分类为非肿与肿性病变两大类,肿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非肿性病

其中以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1995年报告,固醇息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报告的288例患者中固醇息肉占62.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等。

(1)固醇息肉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层增厚而息肉固醇息肉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息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意义)。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其组成成分有毛细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的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上常有狭窄,致窦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增生,故医上又称为腺增生症,有弥漫型、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性病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恶性要为胆囊癌。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1998年国外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4%直径<10mm,66%的患者年龄<60岁;而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88%直径>10mm,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在10年的12153例胆囊除中,仅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只占0.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9.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225例,占1.85%,可见本病有癌变的可能性。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而浸润型不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直径>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预后良好。

原因病理

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分泌紊乱特激素水平过高有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现代医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

慢性刺激

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结肠炎、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遗传因素

胎儿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现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发还是单发,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 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临床诊断

大多数息肉都是隐生长的,且一般症状不明显,如果在某个器官脏器的息肉应该首选窥镜检查,如肠镜、宫腔镜等,其次可选择彩超、CT等。

临床治疗

手术或微创治疗

息肉一般选择手术或者微创切除,切除后息肉及时送病理科确定其病变性质。对于息肉镜(镜、肠镜)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变十分有效的措施。镜下治疗息肉法有: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灼、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注射摘除、冷冻疗法等。

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复查,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阴性则为1年随访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随访复查一次,随访随访复查时间不少于15年。

腔镜胆囊息肉切除术的适应症

  1、各种不同类型有明显临床症状胆囊结石,如单纯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充满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结石嵌顿等。

  2、胆囊息肉样病变。

  3、无症状性单纯胆囊结石,下列病人应采取LC治疗:①陶瓷胆囊,因其胆囊癌发生率高达25%;②胆囊结石超过3cm,即使无明显症状亦应积极治疗,因结石大于3cm的胆囊结石患者,其胆囊癌发生率明显高于结石小于3cm者;②无症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者。

  4、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尽早手术治疗,甚至前有观点认为即使无症状也应手术。

  5、硬化门静高压症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4-5倍,虽然硬化病人不是LC的,但属于困难的LC手术,因为门静高压症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区管丰富,易出,易发生粘连,作此手术应慎重。

  6、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急性发作患者,大多数解痉、止痛、抗炎等治疗后,急性绞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迅速缓解,抓紧手术时机,可实此手术:而另一类型为胆囊结石嵌顿,虽已对症用药处理,体征和症状均不能缓解,胆囊壁易发生坏死、甚至胆囊穿孔腹膜炎,这种病人尽早手术,超过24小时不宜作LC手术。

息肉治疗提示

1.对于盲肠结肠息肉患者,饮食上的调治也很重要,不理的饮食常加重腹泻、出症状,所以对患者要求饮洒,辛辣刺激性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对于单发性息肉,肠镜下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法,对于多发性息肉息肉病,可肠镜下分期分段息肉切除术。若病变肠段息肉人多,以至无法进肠镜下切除者,可考虑病变肠段手术切除治疗。

3.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复查。由于采用电灼,套扎,结扎法,不易彻底清除息肉组织,其残端极易再次增生息肉,所以定期复查是极为重要的。随时发现随时治疗。

4.对于幼龄儿童的息肉,不宜选择肠段切除,因该病有自愈倾向,并且采用简便的套扎或烧灼疗法,其疗效是很可靠的。.

民间偏

  1、中生息肉。用釜脐一钱,水送下。连服三、五天。

  2、息肉。用蚯蚓)一分、皂荚一挺,共研为末,调蜜涂患处,清水滴尽即愈。

  3、治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孔中。几天后,息肉落。又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盐肉五个,麝香少许,捣匀,捏成子,用棉花崐裹着塞息肉自下。

  4、治疗便: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预防保健

息肉患者特结肠息肉患者,应该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肉蛋、生冷、油腻、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保持大便畅通,以防脂肪、能量堆积,湿热、瘀毒聚,导致癌变。

息肉预防积极防治伤风感冒,据季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戒烟,防御有毒体及污染,粉尘对部长期刺激。 避免长期应用管收缩,如眼净等,以免药物性鼻炎。不养成抠子不良习惯,鼻塞严重是不可强涕,以免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 及时治疗部及周围器官疾病,以免感染蔓延和反复发作。

子宫息肉的预防平日要注意外阴部卫生,防止阴道炎症和宫颈糜烂,同时要保持性生活卫生。要勤晒被褥,宜穿棉织品裤并勤洗勤换。做好期产后或流产后的保健。另外子宫息肉的预防,键一点就是女性朋友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1、检查前48小时,不要有性为。

  2、在检查前至少3天,不要使用阴道灌水器。

  3、检查前48小时,不要使用卫生棉棒,避孕药或者相产品。

  4、曾接触过人乳头状病毒,应该及时提出。

  5、在检查前两天,不要享受等要在盘进的洗澡式,应该使用站立的淋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苋实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