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萱藻

萱藻,中药。为萱藻植物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Lyngb.) J. Ag.的藻体。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喉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海嘎、海麻线、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藻体。味咸,性。归肝经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用于咳嗽喉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1、治干咳喉炎萱藻肠菜各15g,冰糖适量。服。2、......
目录

别名

海嘎、海麻线、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

入药部位

藻体。

性味

味咸,性

归经

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软坚。

主治

用于咳嗽喉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

相关配伍

1、治干咳喉炎萱藻肠菜各15g,冰糖适量。服。

2、治颈淋巴结肿及甲状腺肿:萱藻、海蒿子、夏枯草各15g。服。(1-2出自《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

采集加工

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藻体黄褐色至深褐色,单条丛生,直立,管状,高50-100cm,直径0.1-1cm,幼时中实,不久变为中空。,有时稍扁或扭部一般缢缩;但也有平滑无的。藻体端尖细或钝,基部细。体部和皮层所组成。近体表1-2层细胞小,排列紧密,含色素体。向皮层细胞,大而无色,中间部细胞无色,由于逐渐发生分离,最后中央变成空腔。藻体成熟时,多室配子囊分布于体表呈斑块状。藻体固着器盘状。

生长环境

生于中潮带的石上或石沼中,也生长在高潮带石沼中和低潮带礁上。体随潮带和水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长在高潮带的细小无;长在中潮带以下的则粗大,且多缢缩成。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药材性状

藻体灰绿色、绿褐色或深褐色,呈扭条状、不规则块状。水浸展平后,藻体条管状,扁缩或扭,长20-50cm,直径2-5mm,部分有缢缩的。藻体表面有时可见斑块状的配子囊群。基部固着器盘状。质脆,易折断。微腥,味咸。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扩张管作用;

3、抗缺氧作用。

相关论述

《中国药用海洋生物》:“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用于干咳喉炎甲状腺肿和颈淋巴结肿等。”

附注

本品为海洋中的自繁植物,能进作用,把海洋中的无机质转化为有机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普遍应用为饲料添加。我国有广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海藻资源十分丰富,前发现的有海藻10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0多种,而且产量很大,是一种发前途非常广阔的饲料资源。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无故发笑

下一篇 完全性遗忘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