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术后发热

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高于38℃。术后发热一般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平均在术后1.4和2.7日)。非感染性发热要原因:手术时间长(2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药物过敏,麻醉(氟烷或安氟醚)起的中毒等。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体弱、高龄、养状况差、糖尿病、吸烟、肥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
目录

原因

非感染性发热要原因:手术时间长(2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药物过敏,麻醉(氟烷或安氟醚)起的中毒等。

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体弱、高龄、养状况差、糖尿病、吸烟、肥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手术因素有止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等。拟用的预防性抗生素被忽视也是因素之一。

感染性发热除伤和其他深部组织感染外,其他常见发热病因包括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化服性或非化服性炎等。

检查

术后第一个24小时出现高热(39℃),如果能排除输反应,多考虑链球菌或梭菌感染,吸人性肺炎,或原已存在的感染。常有冷感觉甚至寒战,此时体温已升高,皮肤小管收缩致皮肤温度低,刺激了皮肤的冷觉感受器而冷感觉

鉴别诊断

感染性发热多具有以下特点:

1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发热

2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

3象: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109/L。

4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正常值10%)应用激素后可呈假阴性。

5C反应蛋白测定(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

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当除外妊娠癌肿、恶性淋巴者更有意义。应用激素后可使之升高或呈假阳性。

非感染性发热具有下列特点:

1热程长超过2个月,热程越长,可能性越大。

2长期发热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

3贫血、无痛性多部位淋巴结肿大、肿大起中枢性发热的疾病以管病、外伤部手术侵袭较常见,也可见于部肿癫痫戒断和急性高颅压等。此外,有者将恶性高热和神经安定恶性综征也归为体温调障碍一类。

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起的发热

术后第一个24小时出现高热(39℃),如果能排除输反应,多考虑链球菌或梭菌感染,吸人性肺炎,或原已存在的感染。

缓解方法

如体温不超过38℃,可不予处理。高于38.5℃,病人感到不适时,可予以物理降温,对症处理,严密观察。多水,在不肯水的情况下可以改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趁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血叶兰

下一篇 血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