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水痘结痂

水痘结痂水痘病变的一个时期。要在皮肤的棘状细胞层,呈退性变性及细胞水肿成囊状细胞,核有嗜酸性包涵体。囊状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后是治疗水痘的一个时期。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同属疱疹病毒(herpesvirus)亚科。病毒在宿长期潜伏,发病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黏膜的疱疹性损害,易于复发为其共同特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直径大约150~200nm的球病......
目录

原因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同属疱疹病毒(herpesvirus)亚科。病毒在宿长期潜伏,发病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黏膜的疱疹性损害,易于复发为其共同特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直径大约150~200nm的球病毒颗粒,外有双层类脂蛋白包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有一种清型,人类是唯一的自然宿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体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干疱疹痂壳很快就失去活性;但在疱疹液中,可贮于-65℃长期存活。病毒可用人纤维细胞进体外培养,但不能在鸡等一般动物组织生长

检查

诊断:

1.水痘的临床过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发病较急,前驱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即出现皮疹。整个病程短则一周,长则数周。

2.水痘皮疹的特点水痘皮疹数量较多,数百至数千个不等。一般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其分布呈向性,以发际、胸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口腔、外阴等部位的黏膜亦可发疹。皮疹出现时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但往往较出疹前减轻。发热一般随着出疹的停止逐渐下降至正常。皮疹有痒感,有时因剧痒使患者烦躁不安。黏膜处皮疹易破溃成溃疡,常伴有疼痛。皮疹数量多者全身症状较重。水痘发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个阶段。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典型疱疹呈卵,壁薄易破,周围绕以红晕疱疹之间有正常皮肤。疱液初透明后渐转混浊,甚至于呈脓疱样外观;也可因患者搔抓致继发化脓性感染而成典型的脓疱,并因此导致全身症状加重。若未发生化脓性感染,自疱疹成后1~2天,就始从疱疹部位枯干结痂;再数天,痂壳即落,约2周尽。由于疱疹损害表浅,故愈后大都不留瘢痕,即使局部遗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也能逐步消退。水痘皮疹分批发生,在前一批皮疹损害逐步演变愈的过程中,新的一批疱疹又次第出现,导致红斑、丘疹疱疹结痂等各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3天,同一部位常常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随着患者体免疫力的逐渐增强,皮疹逐渐减少。最后一批出现的皮疹、可在丘疹期即停止发展,并就此消退,患者痊愈。

鉴别诊断

水鉴诊断:水痘的临床分型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可将水痘划分为如下类型:

(1)普通型:占水痘患者的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而言,水痘患者的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微。病程历约1周,即可自愈。成人及婴儿患者出疹往往较多,病情也较重,病程可迁延数周。

(2)进性播水痘: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抵抗力削弱者,例如,罹患病、淋巴等恶性肿,或长期应用各种免疫抑制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此类患者受染后易于发展为进性播水痘,病情严重;表现为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有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的皮疹不断出现。疱疹较大,可相互融成大疱,或呈出疱疹不易结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大坏死。在正常皮肤上有时亦可见到瘀点和瘀斑。进性播水痘患者的病死率约7%。

(3)原发性水痘肺炎(primaryvaricellapneumonia):罹患者多系成人,原发性水痘肺炎出现于第1病日至第6病日,但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无明显症状;重症可有高热、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胸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少量干、湿?音及哮鸣;X线胸可见双弥漫性结状阴影,门及底处较显著。水痘肺炎病理过程大体上与皮疹同步,常随皮疹消退而好转;但少数重症水痘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X线阴影仍可持续存在2~3个月能消

(4)水痘炎(varicellaencephalopathy):较少见,罹患者在出疹后3~8天发生炎的临床表现,亦有少数见于出疹前2周至出疹后3周。一般为5~7岁幼儿,男多于女。临床特征和液检查特点与其他病毒性炎相似。起病缓急不一,早期可无发热膜刺激征,常见头痛呕吐及感觉异常,或伴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眩晕及语言障碍等小脑症状;严重者可有惊厥瘫痪昏睡昏迷。病后可有精神异常,智力迟钝及癫痫发作等后遗症。水痘炎病程为1~3周,病死率5%~25%。凡以昏迷惊厥起病者预后严重。

(5)其他:重症水痘感染患者可导致组织灶性坏死,细胞及管上皮细胞有典型的核包涵体,临床表现为水痘炎,患者出现肝脏肿大、功能异常,可伴有黄疸水痘并发肾炎、间质性炎等亦有报告,严重的律失常可致患者猝然死亡。此外,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胎儿;妊娠后期感染水痘,可能胎儿先天性水痘征。

诊断:

1.水痘的临床过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发病较急,前驱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即出现皮疹。整个病程短则一周,长则数周。

2.水痘皮疹的特点水痘皮疹数量较多,数百至数千个不等。一般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其分布呈向性,以发际、胸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口腔、外阴等部位的黏膜亦可发疹。皮疹出现时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但往往较出疹前减轻。发热一般随着出疹的停止逐渐下降至正常。皮疹有痒感,有时因剧痒使患者烦躁不安。黏膜处皮疹易破溃成溃疡,常伴有疼痛。皮疹数量多者全身症状较重。水痘发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个阶段。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典型疱疹呈卵,壁薄易破,周围绕以红晕疱疹之间有正常皮肤。疱液初透明后渐转混浊,甚至于呈脓疱样外观;也可因患者搔抓致继发化脓性感染而成典型的脓疱,并因此导致全身症状加重。若未发生化脓性感染,自疱疹成后1~2天,就始从疱疹部位枯干结痂;再数天,痂壳即落,约2周尽。由于疱疹损害表浅,故愈后大都不留瘢痕,即使局部遗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也能逐步消退。水痘皮疹分批发生,在前一批皮疹损害逐步演变愈的过程中,新的一批疱疹又次第出现,导致红斑、丘疹疱疹结痂等各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3天,同一部位常常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随着患者体免疫力的逐渐增强,皮疹逐渐减少。最后一批出现的皮疹、可在丘疹期即停止发展,并就此消退,患者痊愈。

缓解方法

预防:水痘是由水痘病毒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要通过空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

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烧一天,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躁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性分布。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斑疹丘疹,24小时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而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发病时眼结膜、口腔部粘膜、阴道粘膜皆可发生损害。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少数患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会出现出水泡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炎、肺炎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自然痊愈。但要护理,以防止感染。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给病儿多水,并供给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特不要吹;常洗手洗脸,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居室要常通,温湿度要适宜。剪短指甲,避免小儿抓伤皮疹而起感染。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干石洗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溃可涂龙胆紫,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如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头痛胸痛疱疹密集,色红赤,疱液混浊以及已发生弥漫性脓疮、蜂窝组织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儿,则需送医院治疗。

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注射丙种球蛋白。流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传染性很强,要传播途径为沫。其特点为皮疹先见于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最后达四肢,呈多性疹:斑疹丘疹,水疱疹,痂疹。水痘患者应严格隔离,休息,吃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皮肤破损处用2%-5%NaHCO3湿忌手抓,化脓处涂抹抗生素软膏。对免疫功能缺陷者进抗病毒治疗。上腺皮质激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生长过快

下一篇 血当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