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苋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2米;茎粗壮,常带红色,有分枝,初有柔毛,后除节部外几无毛,具纵棱及沟。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直径2-6厘米,顶端凹缺或2浅裂,基部近截形,全缘,两面有贴生毛,紫红色,具淡色中脉及5-6对弧状侧脉,如为绿色或淡绿色,则有黄色叶脉;叶柄长2-3厘米,有贴生毛或近无毛。雌雄异株,花成顶生及腋生圆锥花序,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初有柔毛,后几无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长1-1.5毫米,绿白色或黄白色,宿存,无毛,无脉;花微小,长约1毫米,有极短花梗;雌花:花被片矩圆形,长约1毫米,绿白色或黄白色,外面基部疏生白色柔毛; 不育雄蕊微小;子房球形,侧扁,花柱极短。雄花及果实未见。花果期9月至次年3月(海南岛)。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分布在巴西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江苏、云南、广西等地,主要由人工引种栽培。
分布云南滇中、滇南等地栽培。中国江苏、广东、海南、广西、南美洲有栽培。原产巴西,我国江苏(上海)、广东(广州及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盆栽保持盆土湿润,生长期多喷水,血苋生长迅速,为控制植株高度和促进分枝,需进行2-3次摘心或修剪,保持矮壮而密集的株形。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多施磷、钾肥。
常用扦插繁殖。扦插四季均可进行,以气温20-25℃最为适宜。选取健壮的嫩枝顶部2节的长度作插条,插后1周生根,3周就可定植。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有线虫,用20%二溴氯丙浣颗粒剂处理土壤,每平方米20克左右。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