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
症状起因
1、传染性疾病
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支原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尤其伴有发热的感染性疾病,疲劳更加明显。
营养不良、脚气病、坏血病、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肥胖、肾小管性酸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等。
血清病、药物热、SLE、风湿热、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4、恶性肿瘤
见于各系统的恶性肿瘤。
5、其他各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
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脚气病、坏血病、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肥胖、肾小管性酸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崩症、血清病、药物热、SLE、风湿热、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恶性肿瘤、消化、循环、泌尿、造血、呼吸等系统疾病
诊断
鉴别诊断
疲劳伴有其他症状及体征者,诊断上可根据其他明显的症状、体征为思路寻找病因。
由于起病缓慢,症状轻微,常不介意,有时凭主观推断为生理现象或工作负担重而不予就诊。可疑患者要详细检查皮肤色泽,肝掌、蜘蛛痣,肝区有无触痛、叩痛等。肝功及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结核
典型肺结核易于诊断,症状不明显的肺结核,早期易误诊,肺外结核早期症状更不明显,如胸椎结核、浆膜结核、附件结核等,有时只有轻微低热,主观上只感觉疲劳。应详细检体,配合结核菌素试验,血沉,X线片等全面检查,必要时可试验治疗。
3、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通常伴有相应部位的局部症状,但有些患者以长期疲劳为主要症状,或伴有轻微的一般症状,如长期低热,进行性贫血,体重减轻等,而局部症状不明显,如支气管癌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肾脏肿瘤而无尿的改变;胃癌而缺乏消化道症状等。当疑有恶性肿瘤时,不能坐等各典型症状出现时才采取措施。医师要在详问病史,仔细检体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上寻找蛛丝马迹,以期早期明确诊断。
4、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此类疾病一般无明显的局部症状,有时以疲劳为主要症状,详细问诊时,常常可以发现一些貌似无特异性的模糊症状。如糖尿病时的多食、多饮、多尿;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的失眠、怕热、心悸、多汗、多食;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的嗜睡、怕冷、食欲缺乏、精神改变等;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时的食欲差、情绪改变、色素沉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的周期性肌群软弱;肾小管酸中毒时的全身疼痛、肌肉无力、食欲缺乏;尿崩症时的多饮、多尿、消瘦;席汗综合征时的产后无乳、闭经、性功能低下、食欲差、嗜睡及精神改变等。综上各种疾病,医师在诊断时只要能想到此病,经实验室的相应检查,即可以明确诊断。
是一种神经一肌肉传递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组横纹肌稍行活动后容易疲劳的疾病。晨起较轻,晚间较重,受累的肌肉以眼外肌、延髓支配肌、颈肌、肩胛带肌群最常累及。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药物试验,血清乙酞胆碱受体抗体测定,电刺激试验等可帮助诊断。
6、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发展到晚期的结果,常伴有食欲缺乏、贫血、出血倾向、血压升高、水电解质紊乱等。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有助于诊断。
主要表现为持续疲劳,软弱无力,合并咽炎,可有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低热,头痛,失眠,游走性关节痛等。在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后可考虑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功能是两大治疗措施。
检查
(一)体格检查
注意体温,营养状况,皮肤黏膜有无黄染、肝掌、蜘蛛痣,淋巴结是否肿大,甲状腺是否肿大、有否杂音,心肺功能,肝、脾是否肿大,有无压痛、叩痛,四肢有无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有无等。
(二)实验室检查
1、化验
凡血液、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大都要依赖血、骨髓检查及血糖、血中内分泌激素等生化及免疫检查,肝、肾功能测定等。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选择适当的化验检查。
2、器械检查
注意事项
如果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疲劳,应帮助患者确定哪些日常活动可能对他有所帮助,让患者调整生活节奏以确保足够的休息时间。可以以减轻疼痛来缓解慢性疲劳,因为疼痛会干扰患者的休息;也可通过控制恶心,避免导致营养不良引起的疲劳。如有需要,将他转诊给社区保健护士或为其介绍家政服务。如果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疲劳应该向患者介绍心理辅导。
预防措施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