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钉子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微苦、涩,性微温。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1、治月经不调、经闭,腰部扭伤:锈钉子泡酒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治妇人血崩不止:大红袍五钱,钻地风五钱。煨红糖服即止。(《滇南本草》)
3、治妇女体虚不孕:锈钉子和鸡或猪肉煨吃,或配太子参煨水兑红糖吃。
4、治胃溃疡:用锈钉子根煎水卤鸡蛋,用药汤送鸡蛋服。(3-4方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5、治痢疾:土山豆根60g。煨水服,每日3次。(《贵州草药》)
7、治梅毒:锈钉子15g,土石斛9g,野荞根9g。共水煎,以糯米酒为引口服。(6-7方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灌木,高0.7-1米余,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与小硬毛,枝有细纵棱。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线装披针形,长3-6毫米;叶柄极短(长6毫米以内)或近无柄;小叶近革质或纸质,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有时卵形或近宽椭圆形,长2.5-8.5厘米,宽1.8-4(6)厘米,先端钝、圆形或有时微凹,基部微心形至近圆形,两面稍密生小硬毛与长硬毛,沿脉上毛更密,上面绿色,下面带苍白色,叶脉网状,下面特别隆起。总状花序每1-2腋生并顶生,长达10余厘米,总花梗长1.5-6厘米,通常于顶部形成无叶的大圆锥花序;苞片披针形,长1.3-2.2毫米,宿存;花梗长2.5-5(6)毫米,密生开展的小硬毛;小苞片早落;花萼长4.5-6(-7)毫米,密生小硬毛与长硬毛,萼筒长2-2.7毫米,裂片长2.5-3.5(4)毫米,上方裂片近1/2或1/2以上合生,先端分离部分长0.8-2.5毫米;花冠红紫色或紫红色,长12-14(15)毫米,龙骨瓣略呈直角内弯,瓣片上部比瓣片下部(连瓣柄)短3-5毫米;子房有毛。荚果宽椭圆形,长4.5-6毫米,宽3-4毫米,果颈长近1毫米,顶端的喙尖长0.5-0.9毫米,表面具明显的暗色网脉并密被长硬毛与小硬毛。花期(6)7-10月,果期(9)10-11月。
生长环境
药材性状
根略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30-70cm,直径0.5-3cm。根头部可见1至数个长不及lcm的茎基。根表面的栓皮层薄,呈暗褐色或灰红褐色,有细皱纹,栓皮脱落部分显灰棕色;有细根或细根痕。质硬韧,不易折断,断面栓皮呈具光泽的黑褐色,皮部灰棕色,木部淡棕色,近中心处色较深,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相关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