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锈钉子

锈钉子,中药。为豆科植物毛(艹秔)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Franch.) Schindl.的。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理气止痛,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白带痢疾脘痛,外伤,黄水疮,水烫伤。味微苦、涩,性微温。归理气止痛,清热利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白带痢疾脘痛,外伤,黄水疮,......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微苦、涩,性微温。

归经

功效

理气止痛,清热利湿

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白带痢疾脘痛,外伤,黄水疮,水烫伤

相关配伍

1、治月经不调、扭伤锈钉子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治妇人崩不止:红袍五钱,钻地五钱。红糖服即止。(《滇南本草》)

3、治妇女体虚不孕:锈钉子和鸡或猪肉吃,或配太子参水兑红糖吃。

4、治溃疡:用锈钉子水卤鸡蛋,用药汤送鸡蛋服。(3-4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5、治痢疾:土山豆根60g。水服,每日3次。(《贵州草药》)

6、治外伤锈钉子皮配乌贼披麻草共研末外用。

7、治梅毒锈钉子15g,土石斛9g,野荞9g。共水,以糯米服。(6-7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8、治烫伤(未破皮者):土山豆根倒钩刺等量。水洗伤处。(《贵州草药》)

9、治黄水疮:地油洗净,文烤出油。刮油研末外撒。(《红河草药》)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掺;或鲜品烤取汁搽。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切,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灌木,高0.7-1米余,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与小硬毛,有细纵棱。羽状复叶具3小托叶线装披针,长3-6毫米;叶柄极短(长6毫米以)或近无柄;小近革质或纸质,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有时卵形或近宽,长2.5-8.5厘米,宽1.8-4(6)厘米,先端钝、或有时微凹,基部微心形至近,两面稍密生小硬毛与长硬毛,沿上毛更密,上面绿色,下面带苍白色叶脉网状,下面特隆起。总状花序每1-2腋生并生,长达10余厘米,总花梗长1.5-6厘米,通常于成无的大花序苞片披针,长1.3-2.2毫米,宿存;花梗长2.5-5(6)毫米,密生展的小硬毛;苞片早落;花萼长4.5-6(-7)毫米,密生小硬毛与长硬毛,萼筒长2-2.7毫米,裂长2.5-3.5(4)毫米,上近1/2或1/2以上合生,先端分离部分长0.8-2.5毫米;花冠紫色紫红色,长12-14(15)毫米,龙骨瓣略呈直角弯,瓣上部比瓣下部(连瓣柄)短3-5毫米;子房有毛。荚果,长4.5-6毫米,宽3-4毫米,果颈长近1毫米,端的尖长0.5-0.9毫米,表面具明显的暗色网并密被长硬毛与小硬毛。期(6)7-10月,果期(9)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800-2600m的溪边、水田中、草坡、林地或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略呈,稍弯,有分枝,长30-70cm,直径0.5-3cm。头部可见1至数个长不及lcm的基。表面的栓皮层薄,呈暗褐色或灰红褐色,有细皱纹,栓皮落部分显灰棕色;有细或细痕。质硬韧,不易折断,断面栓皮呈具光泽的黑褐色,皮部棕色,木部淡棕色,近中处色较深,纤维性。微,味微苦、涩。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调,止除瘀。治妇人崩不止,发炎疼痛,又治胃气疼。”

2、《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治痢疾烫伤。”

3、《云南草药》:“调理气止痛。闭经痛经,红崩,白带痛,消化道溃疡,黄水疮,水烫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内向性思维

下一篇 锈毛钝果寄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