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样症状
原因
①畏寒发热,体温37.5℃~38.5℃,但一般不超过39℃(干扰素及两性霉素B除外)。
④鼻塞、流涕、咽干咽痛、面色潮红而无受凉诱因,用药0.5~2小时后间断发作,持续3~6小时等。
⑤停药后全部症状消失或迅速减轻。
⑥可见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
⑦抗感染治疗无效。
其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Ⅲ型变态反应有关,左旋咪唑、青霉素、肝素等所致者亦可能有Ⅱ型变态反应参予发病。此外还有药物的直接毒性或本身的致病性、刺激体温中枢、扩张血管胆碱能毒性作用以及制剂中不纯物质的不良影响。
检查
由于临床上尚未对药源性流感样综合征引起足够重视,故大多数患者不易及时确诊,表现轻者多被疏漏,症状典型者亦有不少被误诊。诊断DFS标准目前尚未统一,主要依据几点:
①服药史(常于服药后1~2周内发病)。
②有流感样临床表现,部分病人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其他实验指标尚无特征可循)。
③停药后症状消失或迅速减轻。必要时进行药物激发试验(参照一般药物不良反应标准),如果阳性,可助诊断(此法宜审慎施行,以免引起意外)。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2、一过性的流感样症状: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禽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统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主要取决于带病体的抵抗力及其感染病毒的类型及毒力。
禽流感病毒不同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H5N1是一种变异的新病毒,并非在鸡鸭鸟中流行了几十年禽流感的H5N2。无须谈禽流感色变。目前没有发现吃鸡造成禽流感H5N1传染人的,都是和鸡的密切接触,可能与病毒直接吸入或者进入黏膜等等原因造成感染。
缓解方法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