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雪山鼠尾草

雪山鼠尾草,中药。为植物雪山鼠尾草Salvia evansianaHand.-Mazz.的。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瘀血腹痛崩漏症瘕胸痹绞痛,心悸失眠癫痫关节痛,疝气痛,丹毒,疮肿,乳痈,瘰疬,红疹,跌打损伤,漆疮。味苦,性微。归心包肝经。活化瘀,消肿止痛。月经不调,痛经瘀血腹痛崩漏症瘕胸痹绞痛......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苦,性微

归经

心包肝经

功效

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瘀血腹痛崩漏症瘕胸痹绞痛,心悸失眠癫痫关节痛,疝气痛,丹毒,疮肿,乳痈,瘰疬,红疹,跌打损伤,漆疮

用法用量

服:汤,6-15g;或入。外用:适量,汤洗或捣

使用注意

其性偏凉,故对热瘀滞者较为相宜。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雪山鼠尾草,又雪山尾、埃望尾。多年生草本,高13-45cm。直立,具条纹。粗壮。其上密生鳞片鳞片呈卵状三角有基出两种,基出叶柄长2-20cm;叶片均为卵或三角状卵,长2-11cm,宽约为长的一半或与长约相等,边缘具小齿,两面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每轮6朵,组成长10-20cm的总状花序;下部苞片相似,上部苞片,具长柔毛状缘毛;花萼宽钟状,二花冠蓝紫色或紫色,基部黄色,冠筒长约为花萼的2倍,冠檐,上直伸,半,下3裂,中裂最大;发育雄蕊伸在上下,丝扁平;退化雄蕊短小;花柱藏,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花盘稍膨大。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高山林下、山坡草地。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

,长5-10cm,直径1-3cm,表面灰褐色。质松脆。微,味微苦。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功用同丹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老来瘦

下一篇 雪山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