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
简述
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 ”字曲线关系。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身心健康。2006年,美国教育部TestEdge研究表明, 61%的美国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其中26% 为严重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考生的成绩,尤其是数学和语言科目。女生患严重考试焦虑的数量是男生的二倍。
定义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在考试之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或中考的学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压身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这种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影响身心健康。 这种心理是考生对考试具有自律性和责任心的表现。
在我们学生之中,存在的考试焦虑主要有两种趋向:一种是临到考试之前开始感到紧张和焦虑;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学习焦虑,而一到考试之前则表现更为强烈。两者都是由考试这一紧张情景直接触发的,但前者的学习成绩有好也有差,后者则基本上是因为成绩一贯不是很好,对自己缺乏信心所导致。对于存有上述两种焦虑的学生,首先,我们应该对焦虑本身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焦虑本身是人或动物对紧张情景的一种自然反应。不管是哪种焦虑,心理研究的结果都早以证明,适度的焦虑对于考试而言是最能发挥自己的水平的。一点不焦虑的同学反而很容易大意失荆州,而过度焦虑的同学则会对自己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诊断
考生对考试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紧张恐惧心理,并伴有失眠、头晕、头痛、胸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胃肠不适、恶梦夜惊、睡后易醒,以及复习功课不能集中精力等表现。考试时,考生有心慌、手抖、呼吸加快、口干、尿频、多汗,乃至出现晕场等症状。
鉴别诊断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之间的确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Bandura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推断一致。按照Bandura的理论,自我至少包括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两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自我强化是指个体的行为达到或超过某一标准所获得的奖励或惩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达到某一标准的知觉。因此自我效能感涉及个体处理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同时,自我效能感也涉及个体在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时所产生的情绪。本研究表明,焦虑的被试通常自我效能感较低,或者说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试不容易产生各种焦虑。可以这样理解,焦虑的被试在生活中容易产生无助感,因而他们会在认知上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相反,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试善于处理各种生活事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尝试去克服,不容易产生焦虑。
治疗方法
认知调控
首先,坚决杜绝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这种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其次,消除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再次,适当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针对种种担忧,自己和自己辩论,用这种理性情绪疗法,纠正认知上的偏差。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放松训练,一种是系统脱敏训练。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原理,即人在放松状态下的情绪,与焦虑是相互抵抗的,比如放松状态出现了,必然会抑制焦虑和紧张状态的出现。
饮食疗法
饮食调节是重要的减压手段之一,如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烟中的尼古丁也同样具有刺激性;酒精性饮料可能会使人某一深刻放松,但之后会产生反弹性的刺激性效应;避免食用人参,其含有刺激剂;刺五加有助于保持头脑的清醒,同时可缓解压力。压力会导致体内缺乏VC、VE、B族维生素和镁,因此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有益的;适度多饮水;避免含糖量很高的食品,如果汁,干果等。科学化的饮食方案应根据考生生命属性不同而制定。新出现的一些能量和信息医学仪器,如Tisconcord(滴丝)四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个体的生命属性,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
香纳疗法
芳香疗法在考试中的应用有着很久远的历史。在古希腊,学生在考场带着迷迭香编织的花环以增强记忆和提高反应性。目前,芳香疗法用于缓解考试紧张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在精油领域, 迷迭香被认为具有增强记忆的功能,薰衣草具有镇静和催眠的效果,但是一些精油可能有过度的舒缓可能影响考场发挥。一个理想的针对考试紧张的方案应能使考生身心达到 “心身和谐”,她是一种充满能量的状态,轻松愉悦的同时保持足够的清醒,从而有助于提高考场表现。“心身和谐态”下,HRV波形平滑有序。低频带(LF)会出现一个很高很窄的波峰(和谐峰),集中在0.1 赫兹处。由于其被主要应用于缓解考试紧张(test anxiety)和比赛紧张,提升绩效,促进“心身和谐”态等领域,又被称为“考试香水”。
音乐疗法
音乐是一定频率的声波振动,携带有不同的物理能量。音乐对人体的作用应该包括心理和物理二大方面。考生应听些旋律优美,曲调悠扬的乐曲,可以转移和化解心理焦虑,产生愉悦的感觉。音乐还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进一 步对人体机能进行调节,比如,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及唾液分泌,加强新陈代谢等作用,从而使人精力充沛。最新出现的水晶钵疗法采用高纯度矽砂制成,并被用于缓解考试紧张。水晶钵使用时应根据不同个体的生命属性,选定不同频率的钵体,并编制配套的使用方法,对于考试紧张和减压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自我训练法
自信训练主要是通过考试焦虑患者自我表达正常情感和自信,是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借此消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的方法。
1.认知调控。首先,坚决杜绝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这种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其次,消除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再次,适当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针对种种担忧,自己和自己辩论,用这种理性情绪疗法,纠正认知上的偏差。
2.行为矫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放松训练,一种是系统脱敏训练。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原理,即人在放松状态下的情绪,与焦虑是相互抵抗的,比如放松状态出现了,必然会抑制焦虑和紧张状态的出现。
二、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如呼吸法、暗示法、表象法和音乐法等,使人体的肌肉一步步放松,使大脑逐渐入静,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大脑对全身控制支配能力的训练方法。放松训练的原理,即肌肉和大脑之间是双向传导的,大脑可以支配肌肉放松,而肌肉的放松,又可以反馈给大脑。
心理成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梦想自己一举成功,幻想自己考试能超水平发挥,当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时,紧张和焦虑的心态便油然而生。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以及是否巩固,都会影响他们应试时的焦虑水平。如果准备不充分,知识上有欠缺,则会导致信心不足。本来就提心吊胆,一旦试题与自己准备的不相符合,就更加紧张,结果必然导致高焦虑。
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的学生,总有一种害怕被淘汰的心理,其实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垂头丧气。
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
客观因素
1、父母的压力。目前父母普遍有一种补偿心理,期望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设计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在学习上不断地施压。致使子女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难以达到父母的目标和要求,容易出现郁闷,逆反心理,加重了心理压力。
2、老师的压力。教师往往偏爱学习好的学生,而学生也十分珍惜教师的这种“关爱”,总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以谢师恩,既为自己也为老师脸上添光,这种期待心态,无疑会给学生增添几分压力。
3、同学之间的竞争。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大家争先恐后,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尤其是成绩好的同学竞争更是激烈,彼此间有一种对抗心理,相互暗暗努力,加班加点学习,疲惫加劳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