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香樟根

香樟根植物的树,具有理气、除湿等功效,产自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褐色黄褐色,纵裂;小褐色,光滑;均有樟脑味。互生,革质,卵状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红色在基部以上3出,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
目录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褐色黄褐色,纵裂;小褐色,光滑;均有樟脑味。互生,革质,卵状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红色在基部以上3出,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花序腋生;小,绿白色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长约2mm,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期4-6月。果期8-11月。

采集

2~4月间采挖。

洗净,切硒干。

不宜,免失香

药材

为横切或斜切的,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

边缘有棕褐色的栓皮,常因干落。

切面淡棕色或黄棕色,有环状纹理。

质硬,有樟脑气味

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

药用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

【功用治】

治上吐下泻,腹胀痛,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痛,理痹,顺,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健

胃病,筋疼痛,狐臭,脚汗。

④《四川中药志》:避恶,除湿

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湿痹痛及疥癣瘙痒。

⑤《湖南药物志》:发表,行气,活,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服:汤,4~6钱,或浸酒

外用:水洗。

【选】①治气胀痛:香樟根末五钱。

吃。

②治湿,跌打损伤,筋疼痛:香樟根五钱,铁筷子五钱,白龙须五钱,川芎五钱(生者各一两)。

吃,早晚一次,每次服五钱。

③治湿疼痛:香樟根水外洗。

④治歪嘴:鲜香樟根二两,枫香树皮五钱。

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成团,搓揉腋下。

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

(①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虫牙痛白皮食盐少许,捣烂痛处。

(《湖南药物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香橼

下一篇 肌张力减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