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溶解综症(英语:Rhabdomyolysi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横纹细胞受损使细胞容物崩解后释放入起的临床综征。其症状包括肉的疼痛、压痛、肿胀无力肉受累的情况,亦可有发热全身乏力、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的表现,尿外观呈茶色油色或红葡萄色。横纹病因十分复杂,国外有人研究指出获得性病因就有190余种,遗传性相病因40余种,常见的原因有过量......
目录

病因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病因十分复杂,国外有人研究指出获得性病因就有190余种,遗传性相病因40余种,常见的原因有过量运动、挤压伤、缺、代谢紊乱(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极端体温(高热、低热)、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常见的遗传相因素如:酸磷酸化酶缺陷,肉毒碱软酰基转移酶II缺乏等病因。在病理生理机制上要有缺损伤和ATP耗竭、浆网钙调受损、低钾、组织氧化应激。其中红蛋白对于脏的直接损伤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最直接原因。

当出现横纹溶解所致急性肾衰病理急性小管坏死;发生机制:①小管堵塞;②小管氧化物损伤;③(包括管收缩及低容量)。

临床表现

可见肉的疼痛、压痛、肿胀无力肉受累的情况,亦可有发热全身乏力、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的表现,尿外观:呈茶色或红葡萄色尿。因本病大约30%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当急性肾衰竭病情较重时,可见少尿无尿及其他氮质血症的表现。

检查

1.液检查

生化检查示酶及其他酶(酸激酶,转氨酶、醛缩酶、乳酸氢酶等)增高;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升高,高钾、高磷,代谢性酸中毒;可伴减少及液系统异常;红蛋白血症

2.尿液检查

蛋白尿,尿常规:常有蛋白尿;尿沉渣:无红细胞或少量红细胞、颗粒管型,尿红蛋白升高,尿二羧基酸排泄。

3.肉检查

(1)99TcMDP显像受累肉高摄取。

(2)MRI检查受累肿胀且T1、T2相均为高信号。

(3)电图受累部位源性损伤。

4.电图

重点检查钾对的损害。

诊断

确诊:对于有明确病因据以上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不难诊断。

1.高度怀疑

(1)有典型病史(包括可疑病因肉表现及尿色改变);

(2)尿常规有“”,但镜检无红细胞或少量红细胞;

(3)酶高于正常值5倍,通常酸激酶(CK)>10000U/L,乳酸氢酶等也升高,但无明显心脏疾病或同功酶也升高提示为来源。

2.确诊有赖于或尿的红蛋白的测定

(1)免疫化法最敏感。

(2)放免法正常水平:红蛋白为3~80ng/ml,尿为3~20ng/ml。

(3)尿红蛋白浓度≥250ug/ml(对应于约100g肉损伤),则尿液色明显改变。

(4)部分病例或尿中的红蛋白增多并不能被及时检测到,因为横纹溶解后红蛋白释放早,功能正常时清除快,即亚临床型横纹溶解。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其他导致无力的疾病鉴。如:非坏死性急性肌病、严重疾病性肌病炎、周期性麻痹、格林巴综征等疾病。

治疗

的:保护功能。

1.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出入量的监测;

2.去除横纹溶解的诱因;避免加重横纹溶解的危险因素。

3.预防急性小管坏死:①容量复苏;②碱化尿液;③应用抗氧化保护小管细胞;④液透析或液滤过:若已发生急性肾衰则可能需要替代治疗直至功能恢复。

4.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细胞寿命缩短

下一篇 幻肢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