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分离
病因
脊髓后部的后索破坏了,使深感觉不能向上传导。不管是深感觉还是浅感觉,都是通过周缘神经的传导进入脊髓.进入脊髓以后就分道扬镰,各奔东西了.深感觉的冲动进入脊髓后部叫后索的地方向上到脑干的最下方的延髓交叉到对侧,再向上到后脑。请不要忘记神经支配,不管是感觉还是运动都存在交叉现象.。而浅感觉进入脊髓后立刻通过脊髓中央到对侧,最后也到丘脑。这就是说,在丘脑深浅感觉又合二为一了,一起走向大脑半球。也许因为触觉在生活中是最重要的,如一个盲人可以手摸盲文读书,用手摸可以辨别各种东西。所以触觉的传导分为两路,一路随深感觉上行;另一路跟痛觉一块走。
诊断
1.痛觉:用大头针均匀刺激皮肤,观察并询问其疼痛程度。
2.温度感:用分别装有5~10℃和40℃~45℃的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轮番接触患者皮肤,嘱其说出冷或热的感觉。接触时间为2~3秒。
3.触觉:患者闭眼,用毛刷或棉签轻触其皮肤,问其有无感知或触到几次,此种方法用于检查原始触觉。检查识别知觉时,令患者闭眼,在检查部位写字或划些简单图形,嘱患者说出所定文字与图形。
4.位置觉:
①患者闭眼,被动检查患者的肢体,如指、趾等,患者能正确说出这些部位的活动、方向和所处的位置;
②拇指试验:患者闭眼,嘱其伸直前臂和拇指,使其作腕关节伸屈活动2~3次,然后嘱其用对侧拇指或示指去摸该侧的拇指,正常时呈直线运动摸到;
5.震动觉:用128HZ的音叉置于突出的骨上,询问有无震动,并作双侧和上下对比。
6.实体觉:
①患者闭眼,嘱其指出刺激点是一点还是二点,并指出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与正常范围作对照;
②用手抚摸物体,让其说出物体的名称。
鉴别
分离性感觉障碍是指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患者对刺激不能感知。感觉缺失区可受到严重损伤(如烫伤)而不觉知。感觉缺失有痛觉缺失、触觉缺失、温度觉缺失和深感觉障碍(如皮肤温、痛缺失),而其他感觉(如皮肤触觉)仍保存者,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只有深感觉缺失,而浅感觉(痛、温、触觉)保存者亦称为分裂性感觉障碍。
偏侧性感觉障碍(hemianesthesia)
(一)脑干损害 脑桥上部和中脑损害时出现偏侧性感觉障碍,对侧面部和偏身感觉障碍,脊髓空洞型表现为痛,温觉减弱而深感觉正常,脊髓痨型表现为深感觉与识别触觉障碍而痛温觉正常,严重者深浅感觉全部障碍。感觉障碍以面部较轻,病变恢复时亦从面部开始,顺次使感觉障碍上界下移。
(二)丘脑损害 病灶对侧面部及躯体的偏身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以深感觉和触觉障碍为著,痛、温觉障碍较轻。闭早退时因手指位置觉障碍而呈手足徐动样不随意运动。常伴有感觉过度或感觉倒错。特征性的感觉障碍为偏身自发性疼痛,即丘脑痛,常为发作性剧痛或持续性刺痛或持续痛呈发作性加剧,可因各种刺激(如磨擦、压迫、寒冷、声响等)而使疼痛加重。主要见于脑血管病。
(三)内囊损害 对侧颜面、颊粘膜、舌、躯干及上、下肥等部位痛、温、触觉减退或缺失,与运动障碍,视野障碍形成三偏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侧同向偏盲)。上肢位置觉障碍突出,上、下肢远端较近端感觉障碍突出,痛温觉障碍较深感觉障碍严重,躯干正中线或距正中线23cm的范围内感觉障碍较轻。
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