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五苓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辰砂五苓散
处方:辰砂(研)、白术(去芦)、猪苓(去黑皮)、泽泻(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两。肉桂(去粗皮)八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里末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神鬼,及治瘴疟烦闷未省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如中暑发渴,小便赤涩,用新汲水调下。
《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辰砂五苓散
处方:辰砂(研)12两,白术(去芦)12两,木猪苓(去黑皮)12两,泽泻(洗,锉)12两,赤茯苓(去皮)12两,肉桂(去粗皮)8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导小便。主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鬼神,及瘴疟烦闷未省者;中暑发渴,小便赤涩,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窜,欲为惊状。小儿邪热在心之夜啼证。
《种痘新书》卷十一:辰砂五苓散
处方:辰砂(另乳)、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炒芩、黄连(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退心经火邪,利小便。主麻退之后,余热未尽,热乘于心,日夜烦躁,狂言妄语,人事不清。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种痘新书》卷十二:辰砂五苓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