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蔷薇疹样皮疹

布鲁菌病10%的病例发生非特异性皮疹,较常见的为麻疹样、猩红热样及蔷薇疹样皮疹。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成。该菌对光、热、常用化消毒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 布鲁菌仅产生霉素,......
目录

原因

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成。该菌对光、热、常用化消毒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

布鲁菌仅产生霉素,对实验动物具一定毒性。布鲁菌自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后,中性多核粒细胞首先出现,被吞噬的牛型细菌可部分被杀死,但羊型菌不易被杀。存活的布鲁菌随淋巴液到达到局部淋巴结据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侵入菌的数量及毒力,病菌或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生长繁殖成感染灶。当病菌增殖达到相当数量后,即冲破淋巴结屏障而侵入环,此时可出现血症、毒血症等一系列症状。病菌进入环后易在骨髓淋巴结等网状皮系统中成新的感染灶,后后中网病菌又可多次进入环而导致复发。发热波状型(故本病又称波状热)。

布鲁菌寄生于巨噬细胞,与其他寄生细胞细菌所起的慢性传染病一样,其发病机理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布病的发生发展乃甚为复发,一则与血症、毒血症变态反应有,二则该菌侵犯多个器官,三则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所以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

检查

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若同时有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如波状热、睾丸炎等,则诊断可基本成立。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

凝集试验(或ELISA、补结试验等)宜月逐周测定,高效价或效价成倍升高者有诊断价值。慢性患者凝集试验阴性时宜作ELISA或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鉴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或明确疾病是否活动,则可作2-ME试验。

鉴别诊断

蔷薇疹样皮疹的鉴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要是由于免疫复成。确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本病以青年女性多见。我国患病率高于西国家,可能与遗传因素有

2、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屑为特征。我国自1965年,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

3、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若同时有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如波状热、睾丸炎等,则诊断可基本成立。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

凝集试验(或ELISA、补结试验等)宜月逐周测定,高效价或效价成倍升高者有诊断价值。慢性患者凝集试验阴性时宜作ELISA或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鉴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或明确疾病是否活动,则可作2-ME试验。

缓解方法

患病动物必须予以隔离或宰杀。污染地区要仔细进消毒。奶和奶制品必须施巴氏消毒法。2、在流地区的工作人员,均应施菌苗的预防接种。牛群中可接种减毒活菌苗或19-B菌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浅表性疤痕

下一篇 脐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