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皮质激素依赖

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glucocorticoids dermatitis)是指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皮炎,其特征是对激素的依赖。这是不当外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的副反应,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表现为皮肤潮红、丘疹、皮肤萎缩、毛细管扩张、痤疮样及样皮疹等,伴烧灼感、疼痛、瘙痒、干、紧绷感,停止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则皮肤病复发,出现反跳现象。本病极为常见,我国各地已报告500余例。外用糖皮质激素导......
目录

病因

外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原因。

1.未能掌握好适应 患者不了解激素的应用范围和不良反应,不能准确掌握外用激素的适应,将激素用于不应该采用激素治疗的疾病如痤疮体癣等,也有为了美容祛斑、增白嫩肤而长期错误地使用含激素的化妆品。

2.选择激素品种不当 不能正确选择外用激素的品种。面部皮肤比较薄嫩、管丰富,激素的穿透力比在其他部位大得多,应该选择中效或弱效激素治疗,而不应选用强效激素。资料显示患者所使用的外用激素均为含氟的强效激素

3.用药量大/时间过长 有报告患者用药量平均60g平均用药时间6个月,其他报告用药后出现症状时间最短6周,最长6个月。平均持续使用2个月。导致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患者为了治疗原发疾病,如脂溢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等而长期使用激素激素的效能越强,使用时间越长,越易发生该病。

二、致病机

1.表皮与真皮变薄 局部长期外用激素激素通过干扰表皮分化,诱导皮肤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角质成细胞增殖受抑制。导致透明角质层颗粒成减少,最终使角质层变薄。真皮变薄是由于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粘弹性变化使原的原纤维间粘附力减弱,成减少。

2.色素减退/沉着 由于角质层的层数减少,迁移到角质成细胞的黑素减少,起色素减退。色素沉着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激活黑素细胞再生色素有

3.管显 由于管壁的纤维间粘附力减弱可导致管变宽,真皮原的消失而导致表面的管显

4.渣样/痤疮皮炎 在激素诱导的样皮损中,毛囊蠕螨的密度显著增高,蠕螨封毛囊皮脂腺出,充当带菌者,起炎症反应或变态反应,强效激素还可使皮脂腺增生,导致特有的样皮疹。激素能使毛囊上皮退化变性,导致出被堵塞,出现痤疮样皮疹或使原有的痤疮加重。

5.毛囊炎感染 因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使局部感染毛囊发生感染和原发毛囊炎加重。

6.激素依赖 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可抑制很多皮肤病症状,如抑制丘疹的发展和减轻瘙痒,管收缩,红斑消失,然而激素不能消除疾病的病因,停用后常可起原有疾病加重,可见到炎性水肿,发红,烧灼感,不适感和急性的脓疱疹等反跳现象。该现象常常发生在停用激素后2~10d,并持续几天或3周左右。因反跳现象导致患者继续外用激素,而造成激素依赖。

诊断

1.皮肤损害 表现为潮红、红斑、丘疹脓疱表皮萎缩、发亮、起皱、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毛细管扩张、多毛、痤疮样及渣样皮损。

2.面部损害分型 面部是糖皮质激素皮炎高发区。其损害可分为:①周型:围绕周的离下约3~5mm的一个清楚的区域里有中等分的红斑、丘疹脓疱。②面部中央型:双面颊、下眼睑、、前受累,通常周围部位为正常皮肤。③弥漫型:整修面部、前和颈部都受累。

鉴别

需与面癣、痤疮、脂溢性皮炎冻疮样狼疮、面部播性粟粒狼疮鉴

预防

(1) 掌握糖皮质激素适应 首先应明确疾病的性质,严格掌握外用激素的适应,不可滥用;面部皮肤疾病需外用激素治疗时,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2) 正确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型 最好用弱效激素,定期复诊,症状控制后迅速停药。

(3) 掌握用药时间 如果病情需要必须使用强效激素时,用药过程中要遵递减原则。外用激素治疗过程中如发现副作用特严重时应及时中止使用激素而改用其他非激素,并对症治疗。认真阅读药厂的外用激素说明,如卤米松/三氯生乳膏,提示患者不能长时间连续使用,而连续时间不应超过2~3周。如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警示,避免面部及细嫩皮肤长时间使用,疗程应限于2周~4周。五、预后 多数轻型病例过可以恢复,严重色素减退和真皮萎缩和毛细管扩张预后较差。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皮肤钙沉着

下一篇 轻度烧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