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皮肤转移

皮肤是各种恶性肿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转移性皮肤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数发生在40~70岁,胸壁、腋窝及部是皮肤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临床上由于原发性肺癌起病隐匿,尤其周围型肺癌常缺乏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而常被延误诊断,有时皮下转移灶可能是肺癌的唯一特征。皮肤转移占转移性肿的2.7%~4.4%,女性患者多来自乳腺癌(约69%),其次为大肠癌(9%),来自肺癌卵巢癌和恶性黑色的占4%~5......
目录

病因

皮肤转移占转移性肿的2.7%~4.4%,女性患者多来自乳腺癌(约69%),其次为大肠癌(9%),来自肺癌卵巢癌和恶性黑色的占4%~5%

诊断

皮下结就诊,X线胸病理检查而确诊。转移灶部位皮肤多呈淡红色,为无痛性类或肿块,高出皮肤,质地较硬,表面尚光滑,无破溃,活动性差,直径1.5~7.0cm。

临床上若遇不明原因的无痛性皮下结,应及时行皮下结病理,如为癌性病灶,应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或CT检查,以确定原发灶是否为脏。

鉴别

胸膜转移:多见于未分化癌及腺癌,鳞癌较少,为肺癌直接侵犯或种植的结果,诊断措施为穿刺抽液细胞检查。临床上常表现为胸液增长极快,抽后不出2~3天,又复增多。性胸液中常能找到癌细胞。非性胸液亦不能除外癌症,可能由于胸膜癌灶少之故。

性转移:性转移常见部位是,其次为上腺、皮下组织等。

转移:受累常见者为肋骨、椎颅骨、髂、骶等,其中以肋转移最多。局部疼痛最早出现,常在质破坏1~2个月之前转为局部剧烈顽固性疼痛。柱转移可压迫或侵犯脊髓造成截瘫

转移: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消瘦区痛,有时可出现黄疸。诊断的要特点为肝脏在短期性增大,正常轮廓消失,柔韧度不一致触之有结。转移灶大于2cm时,超声波、CT可查出。清碱性磷酸酶可呈进性增高,常超过20个金阿单位,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可能阳性。谷丙转氨酶及其他功能改变不明显。患者多在短期死亡。

转移:预后极差,一般以压增高的表现较为多见,常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内耳眩晕症转移到小脑后,可有共济失调、眼试验,膝试验阳性。有时有偏瘫谵妄眼球震颤复视症状出现,甚至有少数病例可出现幻觉妄想性格改变等症状。有时第一症状即出现抽搐和突然昏厥。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皮肤干燥

下一篇 皮肤肥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