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皮肤擦伤

擦伤是皮肤表面被粗糙物擦破的损伤,最常见的是手掌、肘部、膝盖、小腿的皮肤擦点击此处添加图说明伤。擦伤后可见表皮破损,创面呈现苍白色,并有许多小出点和组织液渗出。由于真皮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损伤后往往十分疼痛,但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如伤无感染则愈很快,并可不留疤痕。1.清创由于擦伤表面常常沾有一些泥灰及其它脏物,所以清洗创面是防止感染的键步骤。可用淡盐水(1000 毫升凉水中加食......
目录

创面的处理方法

1.清创由于擦伤表面常常沾有一些泥灰及其它脏物,所以清洗创面是防止感染的键步骤。可用淡盐水(1000 毫升凉水中加食盐9 克,浓度约0.9%),没有条件也可用自来水、井水边冲边用干净棉球擦洗,将泥灰等脏物洗去。

2.消毒有条件者可用碘酒棉球消毒伤周围,沿伤边缘向外擦拭,注意不要把碘酒涂入伤,否则会起强烈的刺激痛。也可用20%代替碘酒消毒皮肤。

3.上药可在创面上涂一点红药水(红),此药有防腐作用且刺激性较小。但要注意不宜与碘酊同用,因两者可生成碘化,对皮肤有腐蚀作用;过敏者忌用。新鲜伤不宜涂紫药水(龙胆紫),此药虽杀菌力较强,但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涂后创面易成硬痂,而痂下组织渗出液存积,反而易起感染。

4.包扎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块(可用熨斗熨几下)包扎伤,小伤也可不包扎,但都要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创面结痂前尽可能不要着水。

5.感染创面的处理如果创面发生感染,可用淡盐水先将伤洗净再涂以紫药水;或将鲜地丁研细,加热消毒后,加等量甘油,和两倍水,调成糊状,涂患部,每天或隔天换药1 次。对皮肤及表浅软组织早期化脓性炎症,药数次,即可见效。也可用大蒜捣烂取汁,取大蒜汁1 份,加冷水3~4 份,冲洗化脓伤;必要时还可将大蒜汁稀释一倍后湿,但蒜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

6.小儿奔跑玩耍时不慎跌倒,而致局部皮肤擦伤,这种擦伤伤较浅,一般不用去医院,只在伤上涂些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如果创面较脏,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否则,伤面后,脏东西可能留在皮肤里去不掉了。面部擦伤时尤其应注意,以免影响孩子的容貌。擦伤的创面不必包扎,但注意避免沾水及沾上尘土及其它脏物,以防止创面感染。脸部的擦伤,需注意如有砂子、煤渣嵌入皮肤时,及时用软刷子刷洗创面,不能有渣屑留于皮肤,一般不要涂抹紫药水。如果擦伤面较大,在面部创面清洁消毒后,上油纱布,再包扎好。

7.受伤第一天晚上先洗了澡才用了碘伏消毒,第二天至今就没沾过水了,仍用碘伏消毒。

注意事项

皮肤擦伤慎用创可贴

许多人擦伤皮肤后,习惯贴一创可贴了事,但擦伤的伤不适宜用创可贴,而应该用紫药水消炎,让伤自然暴在空中,以待愈。这是因为,擦伤皮肤的创面比普通伤大,再加上普通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透性不好,不利于创面分泌物及脓液的流,反而有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容易起伤发炎,甚至导致溃疡

不同类型疤痕的治疗方法

表浅性疤痕

多见于擦伤。为皮肤破损感染而成。这种疤痕外观稍粗糙,有时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失,但局部软,无功能障碍,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临床上常见于皮肤擦伤、皮肤浅表感染、浅II度烧伤

萎缩性疤痕

外观多较平坦。与正常皮面相齐或稍低。萎缩疤痕的表面平滑而光亮。色素减退呈现白色,少数色素沉着区呈暗褐色。一般不起功能障碍。面部的可以采用分次切除术或疤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术,以改善外观。如疤痕切除皮移植术,因皮成活后远期肤色发生变化,能否达到手术预期的很难预料,故宜慎用。

凹陷疤痕

疤痕表面明显低于四周正常皮肤。多由皮肤、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缺损的创伤后所致。也可由于皮肤软组织的严重化脓性感染造成较广泛的组织缺损所起。

凹陷疤痕的治疗:如面积较小,可用局部组织充填法治疗。如为面积较大较深的凹陷短痕,切除疤痕的创不能直接缝时。则需皮瓣或皮瓣手术,同时另深部组织神经骼等缺损的修复,以恢复功能、改善外

增生性疤痕

增生性疤痕好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增生性疤痕与正常疤痕的病理组织,仅在于疤痕深部纤维的增厚,排列不规则,或呈波澜,或缠绕成索状。原蛋白的成代谢超常持续进,超过分解代谢的速度,在相当长时间成大量纤维。其常见原因与某些局部或全身的诱发困素存在有。局部因素:异物、炎症、换药时手套上的滑石粉、棉花纤维、线结以及某些化物质等。此外,细胞破坏后所析离的角质素也是刺激疤痕增生的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如孕妇、甲亢患者均易发生增生性疤痕,而增生性疤痕极少见于老年人。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以具有持续性增大为特点的疤痕。因常出现向四周健全皮肤浸润、呈蟹足样的象,故又蟹足肿。—般分为两型:1 肿型;2。浸润型。 其病因与全身因素有,特异性身体素质,轻微的损伤、蚊虫叮咬、预防接种、穿孔等都可成瘢痕疙瘩。局部性因素,如异物、炎症、局部牵拉等易诱发增生倾向。

蹼状疤痕

蹼状,故称蹼状疤痕。常见于外眦角、沟、角、指掌侧、虎孔、尿道阴道会阴等部位。关节部位的蹼状疤痕使关节挛缩,伸直多受限,影响态及功能。

蹼状疤痕最宜采用“Z”成术矫治。

桥状疤痕

疤痕两端以蒂与四周皮肤相连,状似桥。

挛缩疤痕

其与纤维细胞。疤痕纤维细胞比例增加,并出现收缩,导致临床症状出现。

手术时机:一般不易过早。应待疤痕稳定、进入成熟阶段,基底松动后进。松解挛缩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皮肤痛

下一篇 皮肤张力增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