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面颊及上胸部充血

性出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征出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小管和毛细管广泛性损害,全身酸痛,面及上胸部潮红,结膜充水肿皮肤有出点,WBC↑异常淋巴、尿蛋白(++)。临床上以发热、......
目录

病因

(一)宿动物和传染源: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属(要为黑线姬)、大属 (要为褐家、大白)、(棕、红)、田属(要为东)、仓属(要为黑线仓)和小属(小家,小白)。我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 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明有多宿性。这些动物多属偶然性携带,只有少数几个种从流明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在我国黑线姬为野型出热的要宿和传染源,褐家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型出热的要传染源,大林姬是我国林区出热的要传染源。至于其它携带本病毒的类在流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二)传播途径: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动物的及唾液、尿、便排出,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起出热传播:

⒈呼吸道。含出热病毒的排泄物污染尘埃后成的颗粒呼吸道感染。

⒉消化道。进食含出热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口腔粘膜及肠粘膜感染。

⒊接触传播。被咬伤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胎盘感染胎儿

虫媒传播。老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起本病的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型多为3~4%以下;但家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15%以上,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清特异性抗体,1--2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

(四)流特征

1.病型及地区分布 本病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日本(城市型及实验动物型均为大型EHFV起)、朝鲜(城市型、野型、实验动物型)、苏联远东滨海 区(野型)及我国(野型、家型、实验动物型),正常人群清中发现EHF清型病毒抗体的地区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沿海港城市的大 (多为褐家)自然携带EHFV抗原及/或抗体,表明它们具有世界性分布,特是在沿海城市大中扩传播,因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病原实26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伴随家型的出现,疫区也迅速蔓延,并向在大、中城市、沿海港已成为一个严重而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在东欧巴尔干半岛各国发生一种类似亚洲的野型EHF重型HFRS,病死率高达 19~30%。重型HFRS先发现于保加利亚,近年在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相继实有重型的发生或流。在欧洲的比、荷、英、法还发生由大 白起的实验动物型HFRS,其病原属家型EHFV。

HFRS流分型与前述病原分型密切相。由于几种宿携带的病毒抗原性不同,而将HFRS分为不同清型,而不同宿种由于习惯不同又构成不同的流型。区分为野型、家型及实验动物型。欧洲重型HFRS由黄颈姬传播,也是野型,病原为V型病毒。

2.季性 全年发,野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3月到6月。其季性表现为与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

诊断

临床症状

少尿期常与休克期重叠而无明显界限。在压中、后期即可出现少尿,也有人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而表现发热压和少尿期重叠常为重型病例。

1、少尿期的出现及持续时间:一般在病程的第5-8病日,早者第3病日,晚者第10病日,持续2-5天。

2、少尿强度:24h尿量<1000ml者为少尿倾向,<500ml者为少尿,<50ml者为无尿,有些病例少尿不明显,但存在氮质血症,称之为“无少尿功衰竭”。

3、少尿期的临床表现:由于功衰竭,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大量代谢物及液体潴留,电解质平 衡紊乱,出现氮质血症和/或尿毒症,酸中毒,高容量综征,如厌食恶心腹胀头晕头痛,皮肤大淤斑,呼吸深快,收缩无力压下降,高容量时 出现头胀痛,体毒V充盈,洪大,压上升,率上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压积下降。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脏损害三类症状,以及发热、低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等五期临床过程。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或某期表现突出,或某期不明显而呈“越期”现象,或前两、三期重叠。

(一)发热要表现为感染性病血症和全身毛细管损害起的症状

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稽留为多,一般持续3~7 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头痛可能与管扩张充;痛与周围充水肿;眼眶痛 可能为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致。肠道症状也较为突出,常有食欲有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有嗜睡、烦躁谵语等。但热度下降后全身中毒症状并 未减轻或反而加重,是不同于其他热性病的临床特点。

面、颈部及上胸部呈弥漫性潮红,面和眼睑略浮肿,眼结膜充,可有出点或瘀斑和球结水肿,似醉貌。在起病后2~3日软明显,有多数细小出点。两腋下、上胸部、颈部、肩部等处皮肤有在、簇状或搔抓状、索条样的瘀点或瘀斑。重者 的瘀点、瘀斑可遍及全身,且可发生鼻衄咯血或腔道出,表示病情较重,多由DIC所致。

(二)压期 要为失浆性低容量休克的表现。

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压,重者发生休克。可全并 DIC、力衰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临床表现率加快,肢端发凉,尿量减少,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及四肢末端发绀,呼吸短促,出加重。本期一般持 续1~3日,重症可达6日以上。且常因功能衰竭造成死亡,此期也可不明显而迅速进入少尿多尿期。

(三)少尿少尿期与压期常无明显界限,二者常重叠或接而来,也有无休克,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者。24小时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者 为无尿。本期要临床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也可因蓄积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大量回入环,以致发生高容量综征。

本期多始于6~8病日,压上升,尿量锐减甚至发生尿闭。重者尿出现膜状物或血尿, 此期常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及低钙血症等)的表现。伴有高容量综征者,搏充实有力,静怒张,有进压及液 稀释等。重者可伴发衰、水肿水肿。同时倾向加重,常见皮肤大瘀斑及腔道出等。本期一般持续2--5日,重者无尿长逾1周,本期轻重与少尿 和氮质血症相平

(四)多尿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24小时尿量达3000ml为多尿多尿达4000~10,000ml以上。

多尿初期,氮质血症压和高容量仍可继续存在,甚至加重。至尿量大量增加后,症状逐渐消失,压逐渐回降。若尿量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亦可发生电解平衡失调(低钾、低钠等)及第二次休克。本期易发生各种继发感染,大多持续1~2周,少数长达数月。

(五)恢复期 随着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一般需1~3月恢复正常。

(六)临床分型 病情轻重可分为四型:

1.轻型 ①体温39℃下,中毒症状轻;②压基本正常;③出现象少;④损害较轻,尿蛋白在“+~++”,无明显少尿期。

2.中型 ①体温在39~40℃,中毒症状较重,外渗现象明显;②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或压小于3.5Kpa(26mmHg);③皮肤、粘膜出现象明显;④损明显,尿蛋白可达“卅”,有明显少尿期。

3.重型 ①体温≥40℃,全身中毒症状及外渗现象严重,或出现中毒精神症状;②收缩压低于9.3Kpa(70mmHg)或压小于 3.5Kpa(26mmHg);③皮肤、粘膜出现象较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④损严重,少尿期持续在5日以尿闭2日以者。

4.危重型 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严重症候群者。①难治性休克;②出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出;③损极为严重,少尿超过5于以上,或尿闭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120mg/dl以上;④力衰竭、水肿;⑤中枢神经系统并症;⑥严重继发感染

(七)家型出热的临床特点

与野型相比,家型轻型较多,五期过多不全。发热期较短,热退多数病情减轻,困倦衰竭少见,痛及眼眶痛不显著,消化道症状较轻;压期与少尿期轻或无;多尿期与恢复期亦较短;出损与渗出水肿均较轻;并症少,但肝脏受损较野型明显,病死率低。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疫区及流,急性发热,全身高度衰竭,乏力,头痛,眼眶痛,痛,面、颈、上胸部潮红者,结膜充水肿皮肤有出点,或伴少尿压。

2.确诊病例

①皮肤粘膜出征象,末稍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WBC↑异常淋巴,尿蛋白阳性(++)。

②病原检验获阳性结果。

鉴别

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性感冒、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肠炎和菌痢等鉴。有皮肤出斑者应与减少性紫癜蛋白尿应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小球肾炎相区腹痛应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相区消化道出应与溃疡病出相区咯血应与气管扩张、结核咯血相区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少尿期则与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起的急性肾衰竭相鉴。出明显者需与消化性溃疡减少性紫癜和其他原因所致DIC鉴。本病有典型临床表现和独特的病期过,以及检测等,均有助于鉴

预防

(一)灭和防是防止本病流键,在流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同时进。灭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春季应着重灭家,初冬应着重灭野

前常用的有机械法和毒饵法等,机械法可用夹、笼等捕杀类。毒饵法要用类爱吃的食物作诱饵,一定比例掺入灭药制成毒饵,投放在洞或常出没的地。灭家常用的有敌钠、杀灵,灭野的有磷化锌、毒磷、万敌钠、氯敌等。毒饵法灭收效高,但缺点是使用不慎可起人、畜中毒,故在田野投放毒饵的3天应派人看守,3天后应将多余的毒饵收回销毁。家中在晚上入睡前安放毒饵、白天收回。因类的繁殖能力极强,所以灭工作应持之以恒,略有放松,即前功尽弃。

在灭的前提下,同时作好防工作。床铺不靠墙,睡高铺,屋外挖防沟,防止进入屋和院。新建和改建住宅时,要安装防设施。

(二)灭螨、防螨 要保持屋清洁、通和干常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喷洒灭螨。清除室外草堆。

(三)加强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可食用。

(四)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病人的、尿和宿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注意个人防护 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类及其排泄物,不坐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以防螨类叮咬。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面色灰暗

下一篇 脓性分泌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