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层状鱼鳞癣

层状鳞病(lamellarichthyosis)又隐性遗传先天性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鳞病患者皮肤较干,平时应避免过度洗,尤其不能用热水洗烫或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搓洗。冬季候干的时候,注意外涂油脂类护肤品以使皮肤保持润泽。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研究显示其表皮细胞分裂......
目录

原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研究显示其表皮细胞分裂率明显增加。

检查

典型症状为全身覆盖大深黑色或褐色鳞癣,一出生的小婴儿大多呈现膜儿(CollodionBaby)的外观,外层落后脱皮,发生部位为全身或局限在头部、部及腿部,发红及不等程度的屑,其皮屑是大的、褐色灰色的,且紧紧附着在皮肤上。严重时,坚硬的皮屑会因为肢体的转动而在皱摺处、手掌、脚掌,手指裂而限制了动,关节也会渐渐僵硬。

其他症状有手脚掌增厚、头发稀疏、眼睑嘴外翻、手指畸以及皮肤损伤造成汗腺功能异常。患者的皮肤状态不易随着年龄增加而改善,但生命期与一般人相当。由于新生儿的皮肤被破坏,所以会有水分过度流失、电解质失去平衡、体温失调及感染的危险。故患者所处环境的湿度及温度皆必须控制妥当,并注意电解质及液体、热量摄取,并预防感染的发生。

鉴别诊断

层状鳞癣的不同疾病:

1、常型鳞病:要表现在四肢伸侧和躯干的褐色菱形或多角性鳞屑及大腿伸侧常有明显的毛囊角化性丘疹受累发病率很高其角化性鳞屑是数层角质细胞不落堆积所致多于出生后数月出现5岁左右最重青春期后症状可能减轻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治疗不当病情加重。

2、性连锁隐患性鳞病:可于生后或婴儿发病皮损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鳞状皮肤干粗糙往往遍布全身腋窝及肘窝等部位亦可受累;部尤重如面部受累则仅限于前及面侧面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掌处皮肤正常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有时反而增重。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鳞病:又称大疱性先天性鳞病样红皮病:为具有高畸变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少见生后或生后数月可有泛发性及局面限性损害泛发性者出生时全身即有铠甲样厚层鳞甲生后即落出现泛发性潮红及鳞屑剥除鳞屑呈现润面红斑可逐渐消失可再发生较厚鳞屑局面限性者仅在四肢屈侧及皱壁部可有较厚的鳞状角质

4、层状鳞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人棉状的膜紧紧的包裹多起眼睑及外翻数日后该膜落皮肤呈广泛弥漫性潮红上有灰白色或灰褐色多角菱形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以肢体屈侧肘窝腋窝和外阴等部较为明显掌过度角化指甲及毛发过度生长病程过迟缓可终生存在至成年期红皮症可减轻但鳞屑仍存在。

5、鳞癣样红皮: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鳞病的一种类型,又分水疱型和非水疱型。水疱型表现为全身潮红,可见疱疹和大表皮,在剥面上新成的角质层,覆以大褐色鳞屑状。非水疱型表现皮肤角化增厚,患儿周身皮红,整体包上一层厚的角质膜,状如,包膜去后留下红皮,出现厚大的鳞片

6、常鳞癣: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病,旧称鳞癣,中医称蛇皮癣。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鳞屑,外观如鳞状或蛇皮状,因遗传式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性鳞病、性联遗传常性鳞病、先天性鳞病样红皮病及层状鳞病。

缓解方法

鳞病在治疗上要是使用油脂类软膏外涂,其中以10%尿素软膏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外观得到改善,如果配温泉则效果更好。另外,使用5%乳酸或羟基丁二酸配制的亲水性软膏局部外用也有良好效果;维生素A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但长期使用可钙、脱发等不良反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出汗减少

下一篇 多汗且臭味较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