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胰 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在的后,横后壁,横跨在第1、2椎的前面。腺呈长条状,质地柔软,呈灰红或淡红色,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头膨大位于右侧,位于第2椎体的右前,被十二指肠环抱,腺管的末端穿入十二指肠壁,会总管,十二指肠乳头。 分泌腺是由在于外分泌腺之间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胰岛分泌的激素胰岛素,直接进入液和淋巴,要参与调糖代谢,胰岛素分泌不足......
目录

基本释义

部首笔画

: 仓颉:BKN

笔顺编号:3511151534 四角号码:75282 Unicode:CJK 统一汉 U+80F0

基本

1.人或高等动物体的腺体之一,在后下(亦称“腺”):~液,~脂酶,~蛋白酶,~淀粉酶,~子(a.猪羊等的;b.肥皂)。

详细

1.腺[pancreas]一种大的复消化腺,位于第一椎的前,的后,状略似锤,头被十二指肠环绕,通过总管管后与十二指肠相通

常用词组

1.胰岛素yídǎosù

[insulin]郎格罕氏岛(胰岛)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特对碳水化物的代谢不可缺少。商品常由牛或猪的胰脏提取和制成结晶,用于治疗和控制糖尿

2.腺yíxiàn

[pancreas]见“

3.液yíyè

[pancreaticjuice]澄明的碱性分泌物,至少含三种不同的酶。胰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或其前体,流入十二指肠后与汗及肠液混,能进一步消化已被唾液及酶部分消化了的食物

4.脂酶yízhīméi

[pancreaticlipase;steapsin]液中的脂肪酶

5.子yízi

(1)[pancreasofpigs,sheep,etc.][]∶猪,羊等的胰脏

(2)[soap]〈〉∶肥皂

pancreas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在的后,横后壁,横跨在第1、2椎的前面。

腺呈长条状,,质地柔软,呈灰红或淡红色,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头膨大位于右侧,被十二指肠环抱,腺管的末端穿入十二指肠壁,会总管,十二指肠乳头。

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腺细胞)和腺管组成。腺分泌液,腺管是液排出的通道。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各级导管,流入腺管。腺管与总管共同十二指肠液通过腺管排入十二指肠

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作用。

分泌腺是由在于外分泌腺之间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胰岛细胞要有A、B、D三种细胞。其中胰岛A细胞分泌糖素,它能促进细胞、纤维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并抑制糖原成,使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胰岛素,直接进入液和淋巴,要参与调糖代谢,胰岛素分泌不足,可糖尿病;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能抑制A、B细胞的分泌,以维持胰岛素的分泌同糖浓度相适应。

实验:71号切:猪或牛H.E染色。

实质分成很多小,腺之间有淡染的细胞团,即胰岛

是由锥细胞构成,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稍偏基部。细胞游离端染成浅紫红色,细胞基底部则染成紫红色,细胞基底部则染成深紫色。可分泌液。细胞、闰管(单层扁平上皮)、小导管(单层立方上皮)、小导管(单层柱状上皮)、管(高柱状上皮)。

生物解释

椎动物及部分无椎动物中兼具外分泌和分泌两种功能的复腺体。又称腺。外分泌部分由腺和连通肠腔的导管组成,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碳酸氢盐、钠、钾、氯等离子和水,液。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液可消化糖、脂肪和蛋白质,是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分泌部分由胰岛所组成。胰岛分泌多种激素,如胰岛素、糖素、多肽和生长抑素等。前两种激素在调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特对维持正常糖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两种激素的生理功能尚

不十分清楚。人横卧于后壁和。分头、体、尾3部分:头位于十二指肠体占据中间的大部,尾延伸到。外被结缔组织,膜深入,将分成许多小导管横贯于的全长,在总管附近十二指肠,或与总管汇入肠。胰岛毛细小静后又进入围绕腺毛细管,因此,靠近胰岛液含有高浓度的胰岛细胞所释放的激素。支配神经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肽能神经

腺兼具、外分泌功能,在、外分泌部分之间存在着胰岛-外分泌腺门系统。胰岛素通过这一系统流向外分泌部分,促进胰酶成,从而使腺的、外分泌腺的功能紧密联系起来。

的外分泌在哺乳动物,的外分泌部分分泌液。要在消化期分泌。液中含水、无机物和有机物。人液中碳酸氢盐的最高浓度为140毫当量/升。在生理限度液中HCO3的浓度随着分泌速度加快而增加。HCO3浓度升高时,Cl浓度将相应地下降,因此,液中的负离子的总浓度相对恒定,几乎与浆等渗。碳酸氢盐不仅能中和酸,以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侵蚀;它还造成肠适宜的pH环境,保液和肠液中的许多酶在碱性环境中发挥作用。

液的分泌与调

液中有机成分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酶蛋白等。蛋白质浓度介于0.1%~10%。当胰酶分泌增加时,液中蛋白质浓度就升高。液含有消化糖、脂类、蛋白质三种养物的酶,绝大多数以酶原式分泌,需有激活物使其转变成酶,才能对底物发挥作用(见表)。所以,一般在正常情况下,蛋白酶不会消化组织本身。

液不分泌。进食才液分泌,液分泌受神经激素的调

神经。食物的色、香、味、态和容积等刺激机体感受器,可反射性地液分泌。支配腺的神经为迷走神经神经

激素。刺激液分泌的激素有促液素和促胰酶素。促液素可刺激肠粘膜的S分泌细胞,释放促液素,此激素通过环可以刺激液分泌,也能刺激腺细胞分泌少量胰酶。促胰酶素可刺激肠粘膜的I分泌细胞,释放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CCK-P2),此激素环,刺激腺,分泌胰酶和促使胆囊收缩。

分泌与激素

分泌部为大小不等、状不一的细胞团,称为胰岛要分泌多种激素。最要的两种是胰岛素和糖素:

1、胰岛

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它的效应是降糖,这是胰岛素对糖代谢多面影响的结果,如促进葡萄糖的载体转运过程,使糖易于通过细胞膜;提高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的活性;促进6-磷酸葡萄糖的进一步氧化,从而加强糖的利用;增加糖原的成;抑制糖原异生。因此,糖浓度明显下降。此外,胰岛素能抑制脂肪组织释放自由脂肪酸,并促进脂肪成,还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成。

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受体结才能发挥作用。体大多数细胞,如、脂肪细胞、、淋巴细胞、上腺、卵巢子宫细胞等都有胰岛素受体。在不同情况下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与亲和力可有明显改变。如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其受体数量与亲和力降低。食后受体的数量及亲和力又恢复正常。

在无任何外来刺激时,胰岛素仍不断地分泌。葡萄糖就是最重要和常发生的一种刺激。给予葡萄糖后,在数分钟胰岛素分泌量达高峰,停止给予葡萄糖,胰岛素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假饲能胰岛素分泌,并可成条件反射。胰岛素的分泌需要钙离子,当细胞Ca2+增加时,胰岛素分泌就增加。

2、糖素

糖素glucagon亦称糖素或抗胰岛素或胰岛素B。它是伴随胰岛素由椎动物胰脏胰岛α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与胰岛素相对抗,起着增加糖的作用。于1953年,被分离沉淀而取得结晶。它是以N-末端组氨酸为起点,C末端苏氨酸为终点的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单链肽(分子量约为3500),分子不具有S-S键,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胰岛素。该化物的结构已由最近的化成所肯定。糖素的作用初期过程是与存在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进特异性结,将腺苷酸环化酶活化,环式AMP成为第二信使活化磷酸化酶,促进糖原分解。人糖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分子量为3485,它也是由一个大分子的前体裂解而来。糖在清中的浓度为50-100ng/L,在浆中的半衰期为5-10min,要在灭活,也有降解作用。

(一)糖的要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相反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糖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糖明显升高,1mol/L的激素可使3×106mol/L的葡萄糖迅速从糖原分解出来。糖素通过cAMP-PK系统,激活细胞的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强是因为激素加速氨基酸进入细胞,并激活糖异生过程有的酶系。糖素还可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同时又能加强脂肪酸氧化,使酮体生成增多。糖素产生上述代谢效应的靶器官,切除或阻断肝血流,这些作用便消失。

另外,糖素可促进胰岛素和胰岛生长抑素的分泌。药理量的糖素可使细胞cAMp含量增加,收缩增强。

(二)糖素分泌的调

影响糖素分泌的因素很多,糖浓度是重要的因素。糖降低时,糖素分泌增加;糖升高时,则糖素分泌减少。氨基酸的作用与葡萄相反,能促进糖素的分泌。蛋白餐或静注入各种氨基酸均可使糖素分泌增多。氨基酸增多一面促进胰岛素释放,可使糖降低,另一面还能同时刺激糖素分泌,这对防止糖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胰岛素可通过降糖间接刺激糖素的分泌,但B细胞分泌的胰岛不比和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抑制糖素的分泌(图11-22)。

胰岛素与糖素是一对作用相反激素,它们都与糖水平之间构成负反馈调环路。因此,当机体外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胰岛素与糖素的摩尔比值(I/G)也是不同的。一般在隔夜空条件下,I/G比值为2.3,但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比例可降至0.5以下。比例变小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与糖素分泌增多所致,这有利于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维持糖水平,适应葡萄糖的需要,并有利于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供能。相反,在摄食或糖负荷后,比值可升至10以上,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而糖素分泌减少所致。在这种情况下,胰岛不比的作用占优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消化腺

下一篇 肝外胆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