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 ,位于颈项两侧,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深侧,下部位于的深面,为一对带状,起自上4块颈椎的横突,纤维斜向后下稍外,止于上角和柱缘的上部。有上提并使下回旋的作用。是颈椎负担很重的一块肉。应酌情强化。这块肉过分紧张会使柔韧度下降,保持起肩带上状态(即耸肩)。长期耸肩姿态将起颈部不适和头部供不畅。近固定时,使上提和下回旋。远固定时......
目录

作用

近固定时,使上提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轻度回旋;两侧收缩,使颈伸。

主要症状

颈侧上部呈酸胀性疲乏因倦,并有重压感觉。肩上区不适,多于劳累、外感受凉时症状加重,颈部不适,伸侧颈部,感觉局部僵紧。

病灶体征:可于上颈侧,自乳突后下起,延颈椎横突外缘,触到贴紧性的索样筋结。肩上角,可触及粗糙状的筋结点,异常敏感,切则剧痛。下颈外侧束,细查可见索样筋结。

治疗方法

采用综理筋法治疗,手法及针刺治疗,皆以该筋的起始及终止点为治疗重点,即关刺法所称的“左右尽筋上”的施治法,以固灶针法刺治,一般以点刺法刺治,施治量视病情、病者接受程度而度,常于左右尽筋上及该程中段,三者各施以刺治一针。理筋法,单纯局限型者,运用“钳弓手”的指力,以大拇指的指尖功能,置于颈外侧起始部成的索样筋结面上,置呈垂直切角,施以切、切拨的手法施治;患者往往获得非常舒适之感觉,继之将施治的部位移向下颈外侧,在颈外侧群中,运用捏治手法。首先探索到群中的结索样物,尔后由向外,将僵紧的,作徐缓性的捏治,最后将拇指尖置于肩上角侧,以弹拨法及切拨法,对止点附着的筋膜,施治疗;该点的敏感性非常敏感,宜运用较轻的手法,以免产生严重的后遗感。对于并其他颈劳损者,应同时给予适当的兼治。舒筋增效、拔罐、草药水热熨外洗的助疗法,有利促进劳损筋的康复,宜配应用。

肩胛提肌损伤

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但大部分被诊断颈部损伤、部痛或颈椎病、肩周炎等,使该病久治不愈,针刀疗法有良好疗效。临床资料:31例,其中男9例、女22例;单侧26例、双侧5例;病程5个月~10余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菱形肌

下一篇 胸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