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背阔肌

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位于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呈直角三角,上侧部被遮盖,以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椎棘突,髂嵴外侧后1/3。1、以3~4个齿起自下3~4个肋骨外面。纤维斜向外上,逐渐集中,腋窝的后壁、肱骨侧绕至的前面,于外侧移于扁,止于肱骨小结嵴。2、此收缩时使肱骨后伸、旋收。拉高的上侧移......
目录

辅助结构

1、以3~4个齿起自下3~4个肋骨外面。纤维斜向外上,逐渐集中,腋窝的后壁、肱骨侧绕至的前面,于外侧移于扁,止于肱骨小结嵴。

2、此收缩时使肱骨后伸、旋收。拉高的上侧移动。

3、受胸神经支配。胸神经属运动神经,来自颈6~8,于腋部由神经后束分出,后下与胸动、静,随管的分支而分支,在近下角入肉,分为、外侧支,外侧支在前缘3~4cm向下走,侧支与肉上缘平,胸神经的分支与胸管的分支相伴随,外侧支较侧支粗大。

背阔肌4、液供应要由胸动脉提供。胸动脉由肩动脉分出胸动脉长度为7.4cm,起点外径0.2cm,向下越过,沿前缘深面与前锯之间向下,在入肉处分为、外侧支,外侧支在离前缘3cm左右向下走,支配前外侧部分的运及侧胸部的皮肤。临床上常做转位移植或皮瓣移植,以修复上肢、颈部、面部及胸部等处大面积缺损。

背阔肌及其起止点

背阔肌结构部位:部和胸部后外侧。

起点:膜起于第七~十二胸椎及全部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十~十二肋外面。

止点:肱骨小结嵴。

支配神经发自神经丛的胸神经

相关临床技术及应用

背阔肌1、皮瓣是临床最常用的皮瓣之一,皮瓣因部位隐运丰富、切取范围大、抗感染能力强,是理想的皮瓣选择。手术时常切取部分而非全部肉,当利用皮瓣进创面覆盖而非肉功能重建时,由于切取的同时将胸神经亦切断,因此保留下的由于无神经支配也丧失了其功能。近年来,我们据支配神经的解剖特点,切取皮瓣时保留了胸神经的支配,从而保留了未切取部分的功能,减少了供区的代价,所移植的皮瓣仍有良好的供。

2、影像应用

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扫描技术的发展,,CT管造影已逐渐应用于游离皮瓣的显微外科修复。皮瓣切取的键是解剖提供其供的管,但由于管类型变化多,部分皮穿支解剖复杂、费时,术前管蒂及穿支管的准确定位尤为重要,管三维重建实现了手术模拟及术前设计。CTA及三维重建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管变异或畸,降低手术险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术前了解管走、管径,达到理设计皮瓣的。三维软件可分割与重建独立的管、皮肤、肉,重建的图可以单独或组显示,便于各结构的观察测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斜方肌

下一篇 菱形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