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
基本组成
淋巴结主要由淋巴组织和淋巴窦组成,外面包以致密结缔组织被膜,被膜向淋巴结内伸入,形成许多间隔或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网状支架,并把淋巴结实质分隔成许多部分。淋巴结内靠近周围部分称为皮质,内含由淋巴细胞聚集而成的一些团块,称为淋巴小结。小结的中央常有细胞分裂增殖现象,故称生发中心。淋巴结的中央部分称为髓质,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条索状的髓索构成。淋巴结内,凡是淋巴所循行的通道,称为淋巴窦。淋巴从输入管进入淋巴结的淋巴窦,再经输出管流出。当淋巴流经淋巴窦时,淋巴才获得了由淋巴组织所产生的淋巴细胞。淋巴结数目较多,有浅、深之分,一般都沿血管周围配布,多成群位于身体较隐蔽的凹窝处,如腋窝、腹股沟、器官门或胸腹腔大血管附近。
临床意义
人体各部位或器官的淋巴管,一般都先汇至附近的局部淋巴结,当身体某局部或某器官发生病变或炎症时,细菌、毒素等异物可随淋巴经淋巴管扩散到附近相应的淋巴结。该局部淋巴结具有阻截和清除这些细菌或毒素等异物的作用,成为阻止病变蔓延和扩散的防御屏障。此时淋巴结内的细胞迅速增殖,机能旺盛,体积增大,故局部淋巴结肿大,可反映该淋巴结收纳淋巴的部位有病变。如局部淋巴结不能阻截和清除这些细菌或毒素时,则病变还可沿该局部淋巴结的输出管向远处蔓延和扩散。所以,了解局部淋巴结的位置、收纳淋巴的范围和淋巴导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
以往对淋巴结的诊断通常用手触诊进行,但临床上有些淋巴结不能触及,这些不能触及的淋巴结往往是体积较小、部位较深的淋巴结。
超声诊断由于它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反复多次地检查,对淋巴结能定量评估,因此超声可作为理想的随访手段。超声诊断是根据淋巴结的大小和结构来评估放疗、化疗疗效的,当淋巴结缩小至初始值的25%以上时为放疗阳性反应。典型的放疗反应是淋巴结在缩小的同时,其轮廓变得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恶性肿瘤在治疗早期,结构改变往往不明显,绝大多数是在化疗中期发生改变,因此这期间最适合于随访。超声随访的优点不仅在于对淋巴结作出准确评估,而且可对照射范围进行及时的修正。
相关疾病
淋巴结肿大是指淋巴结在体表或体内区域增大或肿胀的情况。淋巴结是身体中的一部分淋巴系统,它们位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淋巴结在身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过滤和清除体内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
以下是淋巴结肿大可能的原因:
1、感染:最常见的淋巴结肿大原因是感染,如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牙龈炎、肺炎)、病毒感染(如流感、单核细胞增多症、HIV感染)或真菌感染。
2、炎症:某些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也可以导致淋巴结肿大。
3、肿瘤:恶性肿瘤,特别是癌症,可以导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在癌症转移时常见。
4、免疫反应: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5、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如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6、其他原因:其他因素,如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淋巴管阻塞、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通常是身体在应对感染或炎症时的正常反应,但也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症状。如果你发现自己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特别是伴随着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体重减轻、持续的疼痛或不适,应该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确诊。医生会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和可能的进一步检查(如血液测试、淋巴结活检等)来确定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